2009年浙江大学学术腐败风景线

[复制链接]
查看24283 | 回复27 | 2010-4-27 03:31 |阅读模式
(2009-09-07 20:56:05) 标签:校园 分类:教育杂谈

浙大的主校区位于杭州市西侧,背靠著名的玉泉风景区,和闻名世界的西子湖只有半步之遥。浙江大学的党政机关一号楼就座落在这如诗如画的玉泉校区内。走进校门口,你会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的高大雕像屹立在狂风黑雨中;还有竺可桢老校长,在不知疲倦地守护着诺大的校园,寒风中,他老人家似乎在向浙大人倾诉着什么。

风景一:官场腐败,风景二:人事腐败,风景三:学术腐败,风景四:教育腐败,风景五:招生腐败,风景六:基建腐败,风景七:生活腐败,风景八:作风腐败,风景九:分配腐败,风景十:后勤腐败,

在浙大,假如你想要个官,你想调进来,你想评职称,你想要降分,你想包工程,你想要留校,你想要房子,你想要出国(公派),都要拿起三大 法宝,“要么关系户,要么钱贿赂,要么性贿赂。”党委书记张浚生到处索取名人字画,文物古董,他自己也到处为人家题词,根据实际情况收取300-2500元/字,直至涉及远华案,要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交代问题。

副校长吴建民,身兼数职,受贿数十万,被宁波市警方逮捕(也有人认为他是浙大领导层中的优秀者,只是个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因他出身同济大学,非浙大本帮,)。

校办主任陈建军等四人,受贿五万元,招进4名没有上分数线的考生,后因这些学生在校成绩差,考试做弊,其中一个强奸校内的打字员,又没有拿后续资金进行贿赂而事发,陈建军等铛琅入狱。浙大的小金库已经建立到教研组一级。只要你是一块料儿,顺便去要一张发票,写上“礼品”字样,都可那到包工头,供货者,或者有料的学生家长那儿去报销。至于,吃喝,卡拉OK,桑奶,按摸之类,从来都是记帐的。

高校,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腐败的摇篮和始发点,就象过去的老腐败多有战场背景一样;现在的新腐败又有几个是没有高校背景的?!浙江大学,却是中国高校腐败的领头羊。

更多的内幕,更多的猛料,请等待 。

浙江大学院士学术也腐败

在当今中国,腐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并已涉及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高校腐败,是新时期中国腐败的一大热点。在这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腐败潮中,浙江大学无疑充当了领头羊。其腐败面积之广,腐败程度之深,腐败品种之多,足够开一个腐败博物馆。

在浙大的腐败名录里,现任中科院院长,前浙大校长路甬祥,可谓是浙大腐败史的老祖宗,和奠基人,他不但亲自选定了以党委书记张浚生为核心的第三代腐败层,而且隔代指定了潜力很大的第四代腐败层。现在,他的腐败工程,已经象他的"知识创新"工程,和奥萨马.本.拉登的基地组织一样,果实累累。

今年以来,浙大各校区广泛流传一张署名为"老姜"的的小字报,说的是浙大去年新当选的三位院士之一,浙大医学院郑树森的学术腐败。郑树森和其妻子李兰娟是同学,都是工农兵大学生。凭李兰娟是浙江省的太上皇,原浙江省委书记李丰平的嫡亲侄女这一关系,双双留校。李兰娟官至浙一医院党委书记,在李的安排下,郑公派去了英国深造,因英语水平太差被退回。两年后,李又帮她老公联系到香港中文大学进修,这回郑树森没有辜负其妻子的良苦用心,带回了博士学位,脱掉了工农兵这顶帽,并且成为当时还算稀奇的准海龟派。从此,李依靠其在浙江官场的社会关系和手中的特权,从各方面扶持丈夫,为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1998年,李兰娟升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浙江大学也进行了四校合并,人事重组,郑树森也在这混乱中,登上了浙一医院院长的宝座。2000年,郑树森完成了两例"肝肾联合移植",被李兰娟请来的关系户学术评定委员会评为"达到国内领先,亚洲先进水平",浙江的媒体进行了大量吵作。2001年,郑树森依靠这一成果,成为浙江省卫生界唯一上报的院士候选人,并且成功当选。

"老姜"认为郑树森当选为院士,是浙大权力腐败分子和学术腐败分子所发动的"911事件",应该纠正。理由是郑树森:

1)政治上,是腐败分子。

2)总体学术水平不高。

3)外语很差。

4)肝肾联合移植在医学上早已不是先进的东西,在西方先进国家,心肺联合移植都已常规开展。在美国已进入了人工心脏时代。

5)这两例肝肾联合移植的工作,多由其他人员完成,郑只是挂名而已。

6)这两例病人先后于移植术后的第31和第36天死亡,如果不进行移植,病人可能不会这么早就死。

7)其进行的肝肾联合移植术,没有其它治疗方法作对照,采用祖国传统的中医中药治疗,疗效可能会更好。

8)病人在术后的31天,36天期间,仍然接受人工肾,人工肝治疗;因此,其移植进去的移植物,实际上已成为死器官,根本没有起作用。郑树森在他的论文,以及成果鉴定会中,慌称病人完全脱离了人工肾,人工肝治疗,误导评委,编辑,和读者。

9)最后,"老姜"认为,在没有进行动物试验的情况下,就在病人身上搞试验,造成病人短期内死亡,应该是医疗事故,而不是医疗成果;李兰娟作为卫生厅长,应负领导责任。如果对此不作纠正和处理,要将其告到WHO世界卫生组织,"老姜"最后说。

再议“浙江大学院士学术也腐败”

前不久,我们转贴了流传于浙大校园内署名为“老姜”的小字报,说的是浙大院士郑树森涉及学术腐败的事实。有人提出了一些不同看法,为此,我们通过有关途经,和老姜取得了联系,总结如下,以飨读者。

1。有人提出,只有文中的人名是正确的,其余都是不实的。那么郑树森和浙江省卫生厅长李兰娟的夫妻关系也是假的?果真如此,说明郑树森有生活作风问题。2。有一位郑的同事提出,郑的为人很好。我们不知郑的为人是好还是不好,就相信其所说好罢。难道为人好就可以和院士挂上钩?那么,象李 鹏委员长,XXXXX副总理的为人都很好,是不是也应该给予科学院院士,或者工程院院士的头衔?3。有人认为,浙江省医学界院士候选人不只郑一人,还有他的老婆李兰娟。这能说明什么?这不是开的夫妻豆腐店吗?难道这就说明他夫妻的学术水平高?那么,把他女儿也一起作为院士候选人上报,会不会高上加高呢?

4。郑的一位自称10多年没见面的研究生同学称,20年前,郑就是一位很出色的外科医生。我们不知郑的外科手术水平,据说没得好。就相信这位同学的说法,郑的手术水平很高。浙江省手术水平好的外科医生多的是,为何不大家一起上报,只报郑?只是个开刀匠,没有学术水平,和卖猪肉的屠夫,卖油的卖油郎,没有区别,只“技熟罢了”。

5。至于其不经过动物试验,即在把人当试验品,最后,就象庸医胡万林一样把人给治死了。郑有一位叫“郁红李”的学生辩称这手术没必要动物试验。然而,据郑树森本人说,并且经其他同事证实,郑于1994年在两头猪身上进行过肝肾联合移植。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两头猪第二天就死了,有二位进修医生还为了一个猪头而大吵了一场。郑在他的论文及成果介绍中,故意隐去“猪死”这一重要内容。6。有人认为,“老姜”不懂医学。实际上,“老姜”是国内著名的外科权威之一。是真宗的海龟,是世界级的名人。至于那位叫“郁红李”的实习医生懂得多少医学,就不得而知了。

7。据“老姜(姜,酱也)”说,当年,郑以“肝肾联合移植两例报告”参加教授职称评定时,就有很多评委认为论文水平太差;以此评上院士,简直腐败透顶,黑得不能再黑了。

8。至于“肝肾联合移植的先进性”,“老姜”认为,充其量,郑只作了肝移植,现在国内能做肝移植的何只几十,几百。即使在省内,首例肝移植也不是郑做的。“老姜”的科研组,无论在肝移植的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要超过郑。郑的得奖,只是评奖腐败的产物。

9。学术要打假,非打不可;而打假要从打假院士,和打院士的假开始。“老姜”再次呼吁。
匿名| 2010-4-27 03:37
工程院院士回应学术不端举报

   新闻来源:时代周报  2009-7-9 上午 08:54:04   黑马推荐 编辑:caibian9

  “这封举报信,是对我的诽谤。中国工程院早就组织过调查。”

  7月7日下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简称“浙一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科协主席李兰娟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今年5月,一封名为“浙大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涉嫌造假吗?”的文章,出现在科学网冯用军的博客上。冯用军的公开身份为云南师范大学副研究员,对外称“中国反学术腐败中心”主任。其博客内容,几乎全是对各地“学术不端行为”的揭露。

  6月25日,本报关于李兰娟院士儿媳张琰深陷浙江省环保局原局长戴备军案的报道刊发后,有关李兰娟的相关举报,在浙江医疗系统再度发酵。其中,较多问题集中在李兰娟的学术上。

  连续发表的7篇论文

  刊发举报信的冯用军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接到举报信后,他曾多次跟举报人联系,在取得一系列证据材料、确认举报内容“值得相信”的情况下,才在博客里刊发了这篇文章。

  举报信以“举报李兰娟在申报工程院院士过程中的一系列学术不端与造假行为”为标题,署名“一大批有良知的学者”,落款时间为今年3月20日,抬头为全国人大一位副委员长。

  该信以浙江大学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等人的论文剽窃事件为引子,例举了李兰娟在6个方面的“问题”,其中最敏感的内容之一,为李兰娟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密集刊发论文。

  时代周报记者调查发现,李兰娟自1998年成为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后,同年晋升为浙一医院主任医生、浙江大学医学院传染病学博士生导师。2001年,李兰娟第一次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未果,2003年,李兰娟再次参评,又功败垂成。直到2005年12月,李兰娟终于顺利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当年当选的4位女院士之一。

  在2001年和2003年两次参与院士评选过程中,李兰娟连续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了6篇论文,其中有5篇为第一作者。6篇论文的发表时间分别为2001年5月、8月、9月,和2003年7月、8月、9月。此外,在2004年1月,该杂志又发表了李兰娟为第二作者的一篇论文。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国内唯一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综合性医学期刊,也是中国唯一有百年以上历史的英文医学期刊。而SCI论文的数量,正是目前我国学界衡量一位科研工作者学术能力最重要的一项指标。

  据该杂志一位编辑介绍,“《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稿件除来源于国内20余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外,还来源于美、英、日、德、法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而且“该杂志本身发表难度就比国外很多期刊大,因为它是综合性期刊,一个领域一年只能发几篇文章”。

  根据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网络版可以检索到的信息,在该杂志上,著名院士钟南山发表了7篇文章,与李兰娟同年当选院士的汪忠镐发表了2篇。显然,要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论文不是易事,李兰娟何以能如此密集发表呢?

  据知情人士介绍,郑树森、李兰娟夫妇与曾任《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主任的钱寿初关系密切,有人甚至直指钱寿初“被收买”。

  但钱寿初向时代周报记者否认自己曾“关照”过李兰娟。钱表示,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稿确实比较难。杂志刊发稿件,有严格的审稿程序,自己当时早已不是该杂志的编辑部主任,仅是编审,而且跟李兰娟的专业不对路,没有能力去决定发不发李的稿子。

  李兰娟则认为,只要文章没问题,跟发表的时间没有关系。“时间为什么这么凑巧,这个我倒没有注意。”

  忙碌的厅长

  在浙江卫生系统呆30多年的郑树森、李兰娟夫妇,已成浙江医学权威。夫妻院士中,李兰娟曾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10年,郑树森则担任浙一医院院长多年,并曾担任十六大代表。

  据了解,在1998年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前,李兰娟先后担任浙一医院团总支书记,党办副主任、主任、党委副书记、书记,浙江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等职。2008年从浙江省卫生厅厅长位上退下后,李兰娟依然有很多头衔:包括全国政协委员、浙江省人大常委、浙江省科协主席、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医学会会长、浙江省医师协会会长等。

  李兰娟向本报记者表示,在担任这些职务之余,她并没有放下医疗业务。但显而易见,行政工作不可避免会分散她的部分精力。

  2007年5月,浙江某媒体曾报道了“院士厅长”李兰娟忙碌一天的场景:

  上午8时,参加中华医学会秘书长会议;9时30分,到省卫生厅参加电子病历和卫生信息化会议;11时,到浙医一院接待来自美国的专家;下午1时,参加医疗保健会诊;13时30分,在卫生厅举行全体职工大会;14时30分,参加省政府常务会议,汇报全省城乡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准备情况;16时,到浙医一院接待来自中华医学会的贵宾;利用间隙还指导了一个研究生的论文。

  “我长期都是一个人做三个人的事情,即使在卫生厅主持工作,也没有影响我在浙一医院带学生。我最自豪的,就是行政、业务两方面都做得很好。”李兰娟对记者说。李兰娟带的博士生吴仲文也向记者表示:李兰娟在学术上很有前瞻性,工作起来,没有双休日,也没有白天黑夜,晚上还经常指导学生做实验和讨论问题。

  从公开资料看,李兰娟在担任领导之余,确实在科研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根据浙一医院的介绍,李兰娟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的医疗成果奖就有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4项。

  另有资料显示,李兰娟主编专著11部(其中《传染病学》系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人工肝脏》、《感染微生态》为我国该领域的首部专著),参与撰写专著7部;获得授权专利3项。同时,李兰娟还担任《感染病杂志》主编,《中华传染病杂志》、《国际流行病学传染病学杂志》副主编等学术职务,并担任多所高校特聘教授。

  但浙江一些医学界人士则认为,李兰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绩越多,越显示她‘有问题’”。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什么都占了。比如在院士评选期间,她已经是卫生厅厅长了,有没有那么多精力,写出那么多高水平的论文,在一级刊物发表?她有没有利用厅长的职权,攫取资源,为自己的学术研究提供方便?”浙江一位不愿公开身份的知名医务工作者向记者表示。

  在前述给国家领导人的举报信中,举报人举例,李兰娟曾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某刊物上发表一篇题为“挤出的前列腺分泌物中毒素浓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分类的价值”的英文论文。该论文属于第二作者、当时的浙一医院泌尿外科专家沈周俊的研究领域,“李兰娟作为一名从事内科肝炎研究的传染病医务人员,以前从来没有在泌尿科、男科的工作经历,没有发表过对泌尿科、男科研究的论文、研究文章”。

  此外,在1999-2003年,也即李兰娟当选厅长后的5年时间,李兰娟担纲的研究课题就达7项,经费总计600多万元。2004年7月,李兰娟还获得浙江省唯一的首届“中国医师奖”,成为全国39名获奖者中职务最高的政府行政官员。

  在7月7日下午的采访中,面对这些质疑,李兰娟都有过一些回应,比如她认为,自己虽然不了解男科,但沈周俊的论文,是在她的内毒素定量检测方法指导下完成的。“我能当上院士,已经说明问题了。你们要了解情况,可以向中国工程院要调查报告。”李兰娟说。
匿名| 2010-4-27 03:39
浙大李兰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涉嫌造假吗?

转载自:中国反学术腐败中心(China Anti-Academic Putridity Centre,简写CAAPC)
转载的目的仅用于讨论,请勿人生攻击和跨省抓捕。

举报李兰娟在申报工程院院士
过程中的一系列学术不端与造假行为

全国人大常委会韩启德副委员长:

2008年,浙江大学药学院原副教授贺海波等人的论文剽窃事件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此事件牵涉到李连达院士。浙江大学以“负有监管不力的责任”对其采取了“不再续聘药学院院长”的处理。其实,李连达院士牵涉学术不端的论文共有16篇,只有5篇与贺海波有关,也是贺海波所有造假论文的共同作者,李连达自己也感到压力大不愿接受媒体采访。
在3月15日这个强调“诚信”的日子,教育部召开高校学术风气建设座谈会。3月20日教育部发出了《严肃处理高校学术不端行为》通知。
复旦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杨玉良说:“学术不端行为的产生还有更深层次的利益驱动。”其中官本位制是学术不端、院士造假的基本因素。官员垄断了所有的学术资源,这使他们的沽名钓誉插上飞翔的翅膀。
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说:“这一事件给学校声誉带来严重影响,也警示我们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一刻也不能放松学术道德建设。”《中国日报》的社论说“这个迄今最大的学术丑闻肯定会唤醒人们注意到,中国大学正面临着诚信危机,”
学术造假还会造成院士造假!虽然中国工程院设置了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但是“贺海波事件”前从来没有对院士公开处理过任何事件。这一次“贺海波事件”,中国工程院开始了全新的态度:工程院领导与李连达院士谈了话,指出他应负的责任和应接受的经验教训,李连达院士表示接受。
浙江大学还有更深层次、更大的学术造假与学术不端事件,只是表现形式更具有欺骗性而已。比如:浙江大学教授、原卫生厅厅长李兰娟在为其升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过程中,做了大量的违反党纪国法、学术上剽窃造假等事件。我们对李兰娟学术不端行为曾经有过多次反映,但均未果。现在我们将李兰娟院士造假事件再次举报给你们,大批有识之士在此静观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对这次事件有什么行动和反应,从而来评价中国工程院是不是真正做到对院士造假、学术不端“零容忍”,回答中国工程院问责制是不是缺失,中国工程院有没有纵容院士造假、学术不端行为。
具体对李兰娟院士造假的举报如下:

1.李兰娟在其1998—2008年这10年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期间,利用她的权力,弄虚造假,为其沽名钓誉,谋取私利。
李兰娟1998年成为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前只是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成为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后就立即谋取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的头衔,一举成功。李兰娟身兼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她的公职职责和义务以及道德规范能够允许她有这什多时间、能力、精力来从事医疗、科研、带教工作吗?这不是在骗天下人吗?
李兰娟1998年成为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在先,在根本没有时间进行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的情况下,明知这是违反共产党的纪律,但是李兰娟还是利用行政资源和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各个方面的私利,不断蓄积各种虚假材料,从2001年开始多次申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这种行为本身已经导致了弄虚造假成为必然。
李兰娟的历史经过和实际事件发生的先后时间次序也正是如此:

虽然,针对“官本位”对我国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起着越来越明显的负面影响,2007年12月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在中国工程院2007年院士增选结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完全杜绝官本位”,但是已经造成的是不是更应该引起中国工程院认真调查和严肃处理?

2.李兰娟利用其浙江省卫生厅厅长的权力,弄虚作假,骗取科技成果。
2004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革兰氏阴性菌超广谱B-内酰胺酶及AmpC酶研究”是第二作者俞云松教授的成果,但是被李兰娟冠上了第一作者。理由如下;
①李兰娟主要从事肝炎研究,以前没有发表过对细菌研究的论文和研究文章,对细菌感染和抗生素没有研究背景和成果。对李兰娟只要考几个抗生素的基本问题(如:PK/PD、AUMIC)就立即看出她实际的低水平;
②这个课题不是李兰娟的经费完成的;
③俞云松不是李兰娟的博士研究生。
评奖程序和安排反常、不合理。李兰娟利用其浙江省卫生厅厅长有挑选评审名单的权力,让她所在单位、她的老主任进入评审专家组,让该老主任进行一等奖提名。
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说:“学术不端长期处于风口浪尖,屡禁不止甚至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高校以行政手段配置学术资源评价学术研究,学术不能独立,自然也难以洁身自好。”政府官员以行政手段配置评奖资源、评价课题研究,评审专家不能独立,能有好结果吗?

3.李兰娟和其丈夫郑树森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行政资源,收买《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钱寿初主任,长期用公款包养在杭州。因此李兰娟在2次申报其院士前期,能够集中连续发表所谓的“近期文章”。2001年申报时,短期内集中在2001年5月、8月、9月发表:
Li LJ, Yang Q, Huang JR, et al
Treatment of hepatic Tailure with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CHINESE MED J-PEKING 114(9): 941-945 SEP 2001

Li LJ, Wu ZW, Ma WH, et al
Changes in intestinal microflora in patients with cheric severe hepatits
CHINESE MED J-PEKING 114(8): 869-872 AUG 2001

Li LJ, Shen ZJ, Wang H, et al体外震波碎石术中尿中内毒素测定与感染风波险毒的研究
Investigation of infection risk and the value of urine endotoxin during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lithotripsy
CHINESE MED J-PEKING 114 (5): 510-513 MAY 2001
2003年申报时,集中在2003年7月、8月、9月发表:
Li LJ, Wang ZG, Lu YY, et al
Severe acute resplicatory syndrome-associated coronavirus genotype and its characlerization
CHINESE MED J-PEKING 116(9): 1288-1292 SEP 2003

Zhou ZH, Li LJ, Yu YS, et al
The status of drug resistance and ampC gene expression in Enterobacter cloacae
CHINESE MED J-PEKING 116(8): 1244-1247  AUG 2003

Li LJ, Xu XW, Lu FF, et al
Effects of ursodeoxycholic acid on intranhepatic cholesthsis in rats
CHINESE MED J-PEKING 116(7): 1099-1103 JUL 2003
李兰娟以前没有发表过对结石、胆汁滞留研究的论文和研究文章,对结石、胆汁滞留没有研究背景和成果,李兰娟本人英语不好,但是发表英语文章如禳中取物,随手可得。正如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学术批评网主持人杨玉圣所说:“某些学术期刊就是学术腐败的源头。”又想做官,又想搞出流传于世的思想,是痴人说梦,是乌托邦。

4.李兰娟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行政资源,盗用他人的成果为自己贴金,发表与自己学术无关文章。
李兰娟作为一名从事内科肝炎研究的传染病医务人员,以前从来没有对泌尿科、男科的工作经历,没有发表过对泌尿科、男科研究的论文、研究文章,没有研究背景和成果,如果她没有厅长的权力和行政资源,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男科中心副主任男科专家沈周俊(现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会为她撰写文章、以第一作者发表了有关慢性前列腺炎体和外震波碎石术的文章吗?
Li LJ, Shen ZJ, Lu YL, et 挤出的前列腺分泌物中毒素浓度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分类的价值
The value of endotoxin concertrations in expressed prostatic scerctio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chronis prostatitis
BJ  INT 88 (6): 536-539 OCT 2001
这与“职业道德、科学态度”格格不入。
在“中国工程院”官方网站的院士介绍中表明的“SCI收录10余篇”中至少有上述7篇存在“学术不端”问题。

5.李兰娟利用厅长权力,独揽行业最高奖。
“中国医师奖”是卫生部批准中国医师协会设立的行业最高奖。
李兰娟身为卫生厅党组书记和厅长,在整个评选程序中垄断、控制、影响全部4个过程(①省医师协会推荐候选人;②撰写事迹材料报送地方医师协会;③按照中国医师协会分配给浙江省的名额选出候选人,报省医师协会报全国评选办公室;④评选工作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监督),于2004年7月2日获得浙江省惟一的首届“中国医师奖”。李兰娟是全国仅有的39名获奖者中职务最高的政府行政官员。
浙江省有16万医护工作者,“中国医师奖”应该表彰这些每天都在为人民健康而付出极大努力的优秀人员,但是在浙江省没有经过任何评选,就被李兰娟利用权利剥夺走了行业最高奖。李兰娟的这一行为充分说明了:李兰娟“除了脸面不要其他什么都要”的人品是不知廉耻至极,给党和政府的形象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6.李兰娟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行政资源,大肆揽取科研课题和经费,为自己升职称评院士服务。
李兰娟1998年成为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前只是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成为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后,为了谋取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院士的头衔,集中在1999——2005年期间大揽科研课题和经费,成为了浙江省个人省级重点课题最多、个人名义经费最大的历史记录创造者。
特别是1999年为了达到“晋升教授必须有科研项目和经费”这个硬指标,李兰娟利用党组书记和厅长的权力,让当时的卫生厅科教处负责人张梦华、黄玲在没有申报评审课题的情况下先拨款50万元给李兰娟作为科研经费上报,等到第二年才补上“生物人工肝的研究”课题的名称,并作为该年的重点课题。
人们不禁要问:
① 如果李兰娟不是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她能够做到先拿经费后报课题的吗?
② 如果李兰娟不是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她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拿到如此多的科研项目和经费吗?
③ 李兰娟身兼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浙江省保健办公室副主任三职,党政一一把手的工作已经是万般繁忙,公职工作的职责和义务以及道德规范能够允许她有这么多时间、能力、精力来从事医疗、科研、带教工作吗?这是自欺欺人!
④ 李兰娟拿到的科研项目和课题,她以前有工作经历吗?她以前发表过研究的论文和文章吗?她以前有研究背景和成果吗?
⑤ 最后李兰娟拿到的科研项目和课题是她完成的吗?怎么完成的?

序 课题时间 课题名称 姓名 国家863
/金额 卫生厅
/金额 科技厅
/金额 合计
1 99.6-02.6 生物人工肝
的研究 李兰娟 - 重点课题
50万 - 50万
2 00.6-02.12 猪肝细胞培养联合微生态制剂的应用研究 李兰娟 - 重点项目10万 - 10万
3 02.7-04.12 HBVPTE-S2基因变异在重型肝炎发病机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兰娟
等 - 重点项目10万 - 10万
4 03.1-05.12 混合型人工肝的临床应用研究 李兰娟
等 150万 60万 40万 250万
5 03.12-05.12 重要传染病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的研究 陈至、
李兰娟
等 - 重大课题100万 50万 150万
6 03.12-04.12 浙江省非典型肝炎的病原学和防治策略研究 李兰娟 - 重大课题50万 重点项目50万 100万
7 03.12-05.12 杂交型人工肝的构建极其临床应用 李兰娟 - - 50万 50万
8 5年不完全小计 李兰娟 150万 280万 190万 620万


当前,党和国家已经认识到在教育和科研界存在学术造假、学术腐败问题.这种风气不止,还何言科技兴国,还何言立足于世界大国之例。
国家为此有一系列的法规来规范行为准则,例如:
1. 2009年3月20日教育部关于严惩七类“学术不端行为”;
2. 《中国工程院章程》第二章第四条的规定:院士标准和条件为:学风正派,品行端正;
3. 《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实施办法》第一章院士的标准和条件第二条解释:“学风正派”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科学态度和献身精神等。“品行端正”主要是指院士应具备优良的科学道德与学风,良好的行为品德和端正的生活作风;
4.《中国工程院章程》第十一条规定:当院士的个人行为涉及触犯国家法律,危害国家利益或涉及丧失科学道德,背离了院士标准时,可依据以下程序撤销其院士称号。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强烈要求:
1. 相关部门应该认真调查李兰娟的一系列学术不端与造假行为;
2. 相关部门应该认真调查李兰娟在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党组书记、厅长期间利用职权,以权谋私,违法乱纪的行为;
3. 对李兰娟丧失科学道德,学术腐败的行为和涉及违法乱纪的行为,根据党纪国法给予严肃的追究和严厉的处理。


一大批有良知的学者

2009年3月20日星期五
匿名| 2010-4-27 03:43
院士李兰娟两次落选恼羞成怒,牛俊奇捍卫民选成果被泼污水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原名中华医学会传染病分会近两届的选举中,浙江省卫生厅厅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一直想成为主任委员。

但您从她的简历上看,她几乎没有多少从事医疗和科研的经历。但他的执著精神比一般院士原是要高出很多倍,而且厚黑术十分高超。四次申报院士,多次被知情人实名举报,而拉下来了。最后一次也在十分争议的情况下,勉强通过。网上说,由于她的加入,使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平均学术水平下降了不少。据说她的行贿手段高超的不得了,比如,约十年前,她请可能投票的院士去讲课,讲课费是1万元人民币,这既表明他尊重院士,又可公款支付,又交流了感情。可见黑术高。

近两年,要从厅长的位置上退下来了,便在学术团体中争取高位。她现在是中华医学会的副会长,而在选举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她几乎得票最低。但她仍被任命为副会长。她的加入使同僚不再觉得这一位置光荣了。

然而,在他自己的专业组织中,始终没有较高的位置,知情人太知情了。并且小人物不给他留情面,如上个贴子说:

在2002年10月第七届感染病学分会选举中华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时,前一届常务委员会酝酿的候选人只是一人,不是她。但在选举时,她和中华医学会组织部的负责人串通好了。突然提出两名候选人差额选举,候选人里多了她。但李兰娟落选主任委员. 随即中华医学会组织部的负责人提出,落选者就是当然的副主任委员。当时,这一提法立即受到与会委员们的反对。最后对副主任委员候选人进行了差额投票选举。她当选副主任委员,但得票数就在比她年轻很多的成军教授之后。

2006年10月在成都中华医学感染病分会改选前,中华医学会的负责人,党组书记张耀华等人劝说有竞争资格的成军“自愿退出”竞选。欺骗说通讯选举候选人时票数少,但成军知道并不少,张等始终没有公布票,成军知道他们在做鬼,或敲诈。送上礼。并不像上个贴子说的张上交了纪委。而是默不作声,没敢收卡。选举照常进行。

会上提出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候选人都是等额的。(李兰娟要参进来就是差额选举,她已参进来就是等额,院士优先么)主任委员候选人只有李兰娟教授一人。牛教授当场即提出,这样不符合民主程序,并建议增加成军教授为候选人之一。选举的结果是:成军教授以37票高票当选主任委员,李兰娟教授仅得得16票.

成军高票当选后,张耀华亲自宣布选举结果有效并请自颁发了证书。而李兰娟是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张耀华中华医学会党组书记兼副秘书长。对张的组织不力十分恼火。张说,我去是想帮你呀,但没想到你票数这么少。我做这么多一点好处都没得到。我连他们送的卡我都不敢要。李兰娟一听还有此事,立即将此事捅到了中华医学会的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多数不了解细节,在有23人没有出席会议的情况下。要求重选。并且由中华医学会张耀华等组织通讯选举。大家哪敢信他们呢。

牛俊奇等人十分气愤,组织发起签名运动。中华医学会的几位资深副会长质问张等。中华医学会张一看事情要闹大,连忙改为当场选举。

李兰娟一看时机又来了,连忙拉票,在不到一个月内,在风景区组织了三个不同的会议,把有选举权的委员纷纷找去开会,提供免费机票,好吃好完好喝供上。她当上副主任委员这多年也没组织过这么多会呀。然后还组织发帖子,泼污水给牛俊奇等. 并到处说学会主任委员选举过程中她得票少是成军“拉票”的结果。投反对她的票的人都接受了成军的行贿. 还说学术界南北之争,也使她票数低. 这太低估了委员们判断是非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各位委员的侮辱!委员们的投票能那么容易左右吗?

疯狗!把天下所有的名誉地位都给她吧 。

                                                             - 评论人:jinzhonghuiqi
东东堂 | 2010-4-27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呦喂~~劲爆啊劲爆~~还好我不是浙大的 ~
匿名| 2010-4-27 16:46
::035::
匿名| 2010-4-27 16:46
::035::
匿名| 2010-4-27 21:07
::0001::
匿名| 2010-5-8 22:07
高分考生不应该选择浙江大学的几大理由


(一)


古 天


(转贴)

毋庸置疑,浙江大学是近年来因学术丑闻而获得最高媒体曝光率的高校。已有专家预言,浙大是中国高校并校大跃进风潮中的一个怪胎,将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笑柄。

当然,对于浙大被当成现今中国高校腐败的一个典型,有些诚实的浙大人也不以为然。确实,当前高校腐败随处可见,为什么偏偏纠缠上了浙大?然而,有教育管理部门知情人士指出,浙大的学术腐败是全员有意识地,并且用以造假的资源极其丰富,这在全国高校中独树一帜。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亲自来到浙江各个浙大校区,到处走一走,听一听;如果你没有时间,那就上网上,特别不要错过这些网站, ,来感受一下浙大的气息。或许,你会发现,这里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可以让人分不清学、权、钱与色之间的关系;它可以让人对什么是是、什么是非,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变得无所谓;它会让你疑惑,这到底是一所重点高校,抑或是传说中的江湖?


一、造假

这里是中国学术假货的集散地。每年,学校从上至下总有一些量化的学术计划发下来,要求完成。这些数额无论如何是要达标的,至于如何去完成,行业内自有规矩,可以不择手段。

(一)论文造假。在1998 合并的新浙大成立之前,除老浙大还是一所在全国能进入前 15 名的重点大学之外,原杭州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和浙江农业大学都是名不见经传的普通高校,其中原杭大在大部分时期还只是一所在浙江省内都不很出名的二本院校。谁会想到,新浙大合并成立后,在师资没有大的变化(许多部门由于内耗有一些有名的学者出走),新浙大的SCI/EI论文数量在短短几年内会突飞猛进,跃居全国高校首位,把清华、北大远远甩在后边。有知情人士表示,如果单从论文数量来看,浙大现在的一些学科可以与美国排名前几十名的高校相比了。但是,对于专业人士来说,使论文数量变多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比如,把一篇论文拆成几篇,一篇论文改头换面多次发表,花钱聘请大量兼职人员以浙大名义写论文,花钱买版面,诸如此类。可能这样制造的论文数量还不够,浙大还大肆伪造实验数据,赤祼祼地进行论文制假。名扬全球的2008年浙大院士课题组造假事件中,浙大百般抵赖,最后实在没办法才处理了一个没有什么势力的博士后,还称这个人不能算是浙大的。知情人透露,在浙大各院系,论文剽窃、伪造早已形成了一条龙的生产工序,各作业流程都有大老板罩着,如果不是外界压力太大根本不可能处理。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去BAIDU上搜搜浙大各色人员的造假报道,这里随便给几个链接
(2 )其他造假。浙江是教育小省,但同时又是经济大省,对教育和科研的需求却很大,这样,这些重担全落在浙大的头上。浙大大量制造假的真文凭,满足人才市场对文凭的需求。浙大以各种名义办班办学,搞大生产,假生产,为此把校区分成本部、城市学院、理工学院以及各种地市研究院等。教师分钱比教学投入,招生关系比公平重要,毕业交易比考核起作用。博士考试试卷可以调包,全校统考的英语试题可以泄露,分数可以伪造,转校区,转专业的成绩可以随意捏造,浙大把学术作弊的伎俩玩绝了。随便贴几个网文的标题,《浙大研究生“推免”公平性遭质疑》,《浙江大学太黑了(西安交大学生保研经历)》,《2006年浙大法学院政治学博士复试遭遇》,《浙江大学法学院06考博黑幕之胡建淼版》。除了制造“博士满街走”外,浙大还制造教授、副教授“多如狗”,可以参见,。这些持着导师、教授证的人,大多是通过假论文和关系运作得来的,这些也是假的真职称。如网上可见。在令世人愤怒的海归博士自杀事件中,浙大在职称评定中的山头主义、裙带关系使一个难服浙大“造假、欺骗”水土的美国名校博士后走上绝路,并指斥浙大学术圈“残酷、无信、无情”。浙大还把其名片往各类企业上乱贴,自己捞取冠名费,有的领导和教师直接经营企业,违反市场经济秩序,大肆坑蒙拐骗,大量浙大校办企业在证券市场上臭名昭著。如等。总之,面对浙大这间学术超市里出来的那些打着博士、教授、总经理头衔的人,你真的很难搞清楚他们的真实面目。有兴趣的网友自可去网上下载有关材料来细细品味。


二、浮夸

如果说浙大造假是为了制作一堆垃圾论文和成果的数字的话,那么就把问题简单化了。这堆数据是为了要对外宣传,宣传浙大在国内的学术地位。

如果走出浙大校门,你一本正经地对一个和浙大没有什么关系的人说,现在中国清华北大是老大,浙大是第三。那人很有可能笑你精神不正常。但是,在浙大校内,从上至下却弥漫着这么种夜郎自大式的乐观氛围。在浙大校内,人们普遍认为浙大居全国第三已是大家公认的事实了。还有消息灵通人士甚至透露,浙大的领导和专家教授层面的人甚至认为,浙大目前其实已是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高校:浙大比北大强不在话下,因为浙大工科规模庞大,能赚钱;浙大也比清华学科全面,在文科、农科、医学上超出清华。

浙大在宣传公关上的能力显然与它的造假和圈钱的能力一样是空前的。前几年大学排行榜很火的时候,浙大每每旗开得胜,在许多排行上居第二、第三的位置。其中有几个排行榜的制作者与浙大的关系地球人都知道,浙大真舍得花钱哪。近来排行榜黑幕一抖露,浙大着实难受了一阵。现在,干脆就自己吹了。有人统计过,浙大宣传自己时喜欢用国际比较的方法,说自己的成果让外国人心服了什么的,这种东西网上一搜一大堆。清华、北大好象还不太敢这么吹。另外,就是公关。据说,每一趟杭州飞往北京的飞机上就有一位浙大的教授,也不知这个说法是真是假。

如果说浙大是高校合并中最成功的典型的话,还不如说它是浮夸宣传中最成功的例子合适了。并校的多了去了,并校后实力不比浙大差的也不少,但能把自己宣传成全国第三的,估计也就浙大一家了。

浮夸背后是惨淡的事实。浙大的教育成果在稍有名气的重点大学里都是算差的。清华大学工科强,在工科人才治国的时代,曾经一统中国政坛,被称为“大清王朝”现象。其他工科学校象哈工大、交大等也有不少治国人才出现。但浙大工科不是强么,好象什么也没有。在近年来文科人才治国成为趋势的时候,曾被称为“北大荒”的北大校友在不知不觉中崛起,人大、复旦、南大等也是人才辈出。而这时又没有浙大什么事了。浙大的人才都去了哪里,是否嫌国内环境不公,出国图发展了?一统计海外人才,北大、中科大、清华、复旦等又数倍于浙大。如果谁有兴趣简单作这些人才的比较的话,恐怕你很难不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浙大是最名不符实的重点高校。

这种掩而盗铃式的浮夸虽然把浙大自己的专家教授们给骗信了,但社会却不领这个情。离开浙江省,浙大任何一个领域的“权威”恐怕都不会在业内有什么知名度。有一位偏激的浙大底层教师曾说过:浙大的教授水平恐怕比不上国内一些名校的研究生。虽然这种说法比较难以验证,但每年高考时,看看考生的反应就可探知个大概。以浙江省为例,浙大文理科的实际录取线恐怕不一定进得了国内高校的前10名。有知情人曾透露,浙大每年在本省录取的最高分考生不一定进得了清华北大的投档线。

浙大的浮夸在心理上造就了一批狂妄的领导和专家,比如前一时期炒作的浙大专家指控美国学者集体造假等,由浙大这个全球学术造假的大本营的专家以自己的立场来指控信誉不错的美国一批学者,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滑稽的事。还有某位自称愤青的浙大教授仁兄,四处煽情演说,只说国外不好,国内别的高校不好,却很少谈浙大怎么样,这样最近他可当上校领导了。还有一位准院士教授,因造假被媒体揭露没选上院士,到处给媒体发律师函威胁,估计浙江的法院是他家开的;后来该教授还把律师函发给某中央级媒体,还真搞笑,真把浙大势力当成全国性的呀。

浙大的浮夸在物质上造就了一批富翁。从浙大校门涌出的一群持着只有浙大印章是真,其他内容都是假的证件的浙大人才们,以一张在校内练就的吹嘘演技,在浙江这个富裕经济大省中骗取各种资源,美其名曰科研经费、社会服务费、额外教学津贴。这养肥了一群教授型商人或是商人型教授。不过,民间好象对这些有一点看法。有一位有名的浙商说过,浙江人做生意都做到外边去,但浙大这些人就只能在浙江骗吃骗喝,水平还是差了点。


三、腐败

浙江省的高等教育现状决定了浙大的霸主地位。四校合并前,以工科为主的老浙大并不能控制浙江省内全部教育资源。 1998 年一合并,新浙大囊括了省内其他高校所有的学科专业,其他高校能否从浙江省获得资源,在很多方面就需要由浙大来评审了。浙大俨然成为浙江省教育厅的太上皇。资源都由浙大垄断,其他省内大学只能从浙大嘴边找点吃剩的。新浙大凭借规模优势,使在合并前很弱的专业也取得了在省内对其他大学同样专业的话语权。

这种绝对的权力造就了浙大在全省范围内的学霸地位。合并前原来较弱的专业本来在省内受制于其他高校,现在好了,翻身了。当小人得志起来时,原来对他不是很尊重的人就倒了大楣了。浙大很多学科就是这个情况,许多教授专家成了传说中的学匪。浙大也就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匪帮。比如,杭州大学被合并后,这个名字现在用不着了,有的地方高校想用这个名,浙大就是不肯。黑帮老大就是这样吧,自己不用的别人也不能用,宁愿浪费着。可见

借助这种权力,浙大把自己内部的腐败输出到浙江省的其他大学,污染了全省的教学环境。同时,在造假和浮夸宣传方面,浙大又可以调动全省其他大学的资源来为自己助力。比如,最近报道的《浙大实验室评优申报材料造假事件》中其他大学的人员摇身一变就成了浙大的人,而且还以浙大的名义在发论文。清楚了吧,浙大现今的辉煌是由于“决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的结果。


与对外控制一致,浙大内部自上而下也形成了严密的层级体系。象招生、学位授予,职称、导师资格评定,基建、对外招商引资,名义上都有一个个专家小组集体决定,但谁信啊。领导和他的亲信碰头开会决策投票,这就叫民Zhu了?有网贴称小的咬着老的尾巴,母的搂着公的腰,抱成团作战,这是对浙大腐败体系的最生动表述了。博文《2009浙江大学学术腐败风景线有几句话这么写:


浙大的主校区位于杭州市西侧,背靠著名的玉泉风景区,和闻名世界的西子湖只有半步之遥。浙江大学的党政机关一号楼就座落在这如诗如画的玉泉校区内。走进校门口,你会看到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高大雕像屹立在狂风黑雨中;还有竺可桢老校长,在不知疲倦地守护着诺大的校园,寒风中,他老人家似乎在向浙大人倾诉着什么。风景一:官场腐败,风景二:人事腐败,风景三:学术腐败,风景四:教育腐败,风景五:招生腐败,风景六:基建腐败,风景七:生活腐败,风景八:作风腐败,风景九:分配腐败,风景十:后勤腐败,在浙大,假如你想要个官,你想调进来,你想评职称,你想要降分,你想包工程,你想要留校,你想要房子,你想要出国(公派),都要拿起三大法宝,“要么关系户,要么钱贿赂,要么性贿赂。”

浙大的腐败不仅限于教职员工内部这一层面,现在在学生面前都不掩饰了。曾经有浙大招生的老师跑到下边去,有学生家长带着他去按摩店潇洒了一阵。浙江这地方真是开放,家长都做这事,还敢把自己的子女托付给这样的学校和教师。没有师道尊严,在浙大早已是常事。比如《浙江大学教务门丑闻
(全文 xinwenbobao的博客)
hzwind | 2010-5-8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匿名| 2010-5-8 22:30
浙大就是垃圾而已,及其黑
匿名| 2010-5-30 10:05
原来是这样,以后决不敢说是浙大毕业的了!!!!
匿名| 2010-6-29 22:24
 张琰,浙江桐庐县人   1997年,张琰从杭州大学经管学院毕业。学经济的她没有选择传统行业,而是选择了IT。理由是"这个行业发展速度快"。她的第一个落脚点是杭州新利,这是一家当时在金融证券领域声名鹊起的ISV,在那2年里,随着证券金融市场的发展,新利公司业务迅速扩张。在新利公司,张琰迅速融入了这个行业,并积累了不少的公司运营经验。2001年,当张琰发觉外面的世界好精彩,她决定把握住市场机会,自己创业开公司。于是,一家名为浙江众新科技的公司诞生了。如今众新科技已经成为浙江政府信息化领域的知名公司。张琰自己也在复旦大学EMBA总裁班就读,不断提升自己。2004年,张琰创办了浙江弘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弘申),进入政府采购领域。
成就荣誉
  2004年11月,戴备军被任命为省环保局局长、党组书记。次年,张琰作为“战略合作伙伴”,由省环保局下属企业引进,并与省环科院联合成立了浙江弘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申公司”,张琰占49%的股份),张琰任弘申公司董事长。此外,她还担任浙江环茂自控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环茂公司”)总经理。   戴备军承认,在这期间,张琰利用她在医疗系统的特殊关系,积极为他治疗糖尿病,两人的关系更进一步。而张琰在证词中承认,自己是戴备军的情人,并想利用与戴备军的关系,插手环保项目。
匿名| 2010-6-29 22:25
知情人士透露,张琰控制的企业能得到戴备军“关照”,除其本人与戴的特殊关系外,亦离不开张琰家族的特殊背景。

        与出身建德普通家庭的张琰不同,张琰的丈夫郑杰,有着浙江极为显赫的家庭。

        戴备军、张琰移送司法机关后,有关该案的一个版本随即流传开来。知情人士称,戴备军正是在治疗糖尿病期间,认识了郑树森夫妇,并进而认识了张琰。戴备军对张琰的企业格外关照,起初乃是为了自身治疗的需要。其后,围绕浙江弘申等企业,两个家庭才有了更多的利益纠葛。

张琰
匿名| 2010-6-29 22:29
张琰丈夫郑杰亦投资了不少企业,记者调查发现,郑杰曾是杭州万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其后神秘退出该公司;除为浙江弘申大股东外,郑杰目前还是杭州茗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持有公司46%的股份。
匿名| 2010-6-29 22:36
知情人士称,李兰娟、郑树森在浙江卫生系统的特殊身份,对浙江弘申的壮大亦贡献颇多。与在环保领域如鱼得水形成呼应,浙江弘申在医疗卫生系统的招投标中,亦颇有斩获。

如2007年7月,在浙江省卫生监督所的网络设备及系统集成项目招标中,浙江弘申为唯一中标单位,中标价266.6万元。

知情人士透露,除直接以浙江弘申身份参与外,张琰家族在卫生系统政府采购中,更多以浙江联众卫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郎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名义进行。如在浙江政府采购网中,与浙江联众相关的信息,多达77条。其中大部分招投标信息,都与浙江各级医院采购相关。杭州郎通在政府采购领域虽不及浙江联众活跃,然亦有参与。如2006年,杭州郎通就曾在浙江省永康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系统硬件及集成项目中中标。

资料显示,杭州郎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初始法人代表为张琰的父亲张复新,由浙江弘申及自然人郑战君女士各出资60%和40%成立,据称郑战君亦与郑杰家有特殊关系。郎通信息成立后,进行过多次股权变更,如今浙江弘申已经退出股东行列,由郑战君持有71%股份。

比较而言,浙江联众的股权结构要复杂很多,其工商资料至少经过7次变更。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9月,在李兰娟担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后不久。目前,公司有3大法人股东和4位自然人股东。其中陈洪群为法人代表的杭州丰瑞投资有限公司为控股股东,持股50.1%;浙江联群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持股28.19%,该公司由浙江省卫生厅相关的浙江省卫生信息中心出资95%成立;陈坚为法人代表的浙江正元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持股9.71%。胡顺福、金震、苗涛、裘国珍4位自然人,各持有3%的股份。知情人士称,上述陈洪群、陈坚、金震、裘国珍等人,都与李兰娟一家有特殊关系。其中金震、裘国珍两人,在浙江联群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亦各占2.5%的股份。

与戴备军任内下发文件关照浙江弘申、浙江环茂如出一辙,李兰娟在浙江省卫生厅厅长任内,也曾签署两个广受争议的文件。

2006年5月17日,浙江省卫生厅下发《关于推广使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软件的通知》,其后,浙江联众顺利中标浙江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软件。

2007年6月12日,浙江省卫生厅又下发浙卫发【2007】167号《关于统一使用医院信息系统管理软件的通知》,要求全省医院必须使用浙江联众的软件。《通知》明确指出:“浙江联众卫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医院信息系统管理软件,符合卫生部颁发的《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也满足我省医院信息管理的要求。我省各级各类医院必须做好统一使用管理软件的工作,对已经应用的相同类管理软件,要求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改造或及时更换。省卫生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将按工作计划进行抽查。”

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上述两个文件下发后,曾在浙江医疗系统引起不小反弹。目前,在浙江省卫生厅官方网站,已经找不到两个文件的踪影。
匿名| 2010-6-29 22:43
浙江万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软件开发、信息咨询和数据增值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人人享有健康,专注于区域医疗数据共享平台和社区医疗平台的开发和推广,促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公司核心团队由资深的医疗行业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组成,同时拥有一支在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和电子健康档案等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技术团队,公司承接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中的“全人健康服务流程研究与应用开发”及“区域数据中心与资源共享系统研究”两个关键课题,在区域医疗健康管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匿名| 2010-6-29 22:48
在座的中国企业家中,不少人也曾在清华EMBA等课堂上学习过管理决策,但浙江万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杰认为:“罗宾逊的案例教学更生动。”

   罗宾逊说:这不是赌博,而是一个能帮助决策者理解如何做卓越决策的游戏,“企业应奖励那些优秀决策而非优秀的结果。”他强调说。

   即使项先权输了游戏,教授仍号召大家给他掌声,原因是其在主观概率为80%情况下进入游戏,仍是一个好决策:“结果产出前,要奖励好决策,只有这样才能鼓励做决策的人在合理范围内冒最大的风险。”

   这可能给中国企业家们敲了一个警钟,通常情况下他们往往更看重结果,然而结果常常是不可控的,企业能控制的只是好决策。

   “中国人向来忽略风险。”企业家们还说,这是一场浓缩了什么是“决策”、“不确定性”、“概率”、“结果”、“沉没成本”、“合伙”、“保险”、“分散”、“风险”和“回报”的课程,形象说明了以合理性和平衡性协调风险与回报的要义。

   “合伙、保险和分散都是降低风险的方式,虽然目前国内金融服务还未提供第三方保险,但可以将其理解为‘对赌协议’等,”刘晓人说。
匿名| 2010-6-29 22:53
戴备军落马:黑色利益链中的“59岁现象”


  自从2008年以来,浙江环保猛刮“反腐旋风”。杭州、湖州、宁波、温州、台州等多个地区查出环保窝案,杭州更是爆出建国以来最大的环保系统腐败案,涉案人员多达90余名。

  而由戴案引发的风波也一直影响到浙江省环保厅的处级干部。据该系统一位处级官员介绍,已有数位重要处室的负责人被纪委约谈,且有部分处室官员已悄悄“易人”。

  浙江省环保厅人士说,戴案只是一个个案,不会影响到该系统的环保工作推进。目前浙江环保系统正努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多赢。

  浙江弘申:4年中标22项

  2008年12月中旬,59岁的戴备军突然被“双规”。

  彼时,他刚从环保局长任上“退居二线”近一年,担任浙江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2009年1月的浙江省两会上,浙江省政协正式宣布对其“涉嫌违纪被立案调查,免去职务”的决定。

  据新华社发稿称,戴备军的违纪行为主要发生在担任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浙江省环境保护局局长任内。多个消息源指出,戴备军的落马,与张琰及浙江弘申所开展的主营业务密切相关。

  该公司创立于2004年4月,是专业从事电子政务系统集成、环保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和信息安全服务的高科技企业。彼时,戴备军结束了四年的技监局长职务,刚刚到任浙江环保局局长一职。

  浙江弘申网站显示,“目前,弘申公司已经在各级政府和部委办局中全面展开业务,承接了多项省级大型电子政务项目、大型安全集成服务工程和省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产品和服务已经覆盖浙江及周边省市,在各级环保、党委、检察、监狱等行业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据截至2009年4月的工商资料,浙江弘申的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共有两个自然人股东,分别是张复新和郑杰,法定代表人为喻晖。其中,张复新占股比例75.5%,郑杰占股24.5%。

  据记者了解,这些自然人股东均和张琰是亲属关系。

  据数位知情人士称,戴张两人的交集就出现在2004年前后。戴本人患有糖尿病,在治疗期间经人介绍,结识了张琰。

  张琰,桐庐人,曾有本地媒体誉其为“杭州IT美女”。原先在西湖边的望湖宾馆当过大堂经理,“社交能力较强”。

  1997年,张琰从杭州大学经管学院毕业。毕业之后加入当时在杭州金融证券领域颇有名气的杭州新利。

  两年之后,张琰便成立了自己的公司。从这家名为浙江众新科技的公司开始,张琰便进入了政府采购的信息化领域,其与行政资源之间的“社交能力”崭露头角。

  据一位浙江地方环保人士称,在结识戴备军之后,张琰经常跟随戴备军去各地市视察。

  从戴到任到离任的4年间,在浙江省采购中心网站上,一共可以查找到的“弘申”的中标信息共22项,中标段资金从16.9万到1986万(含三家)不等。

  这些项目包括“浙江省企业环境信用信息平台项目”、“浙江省环保局数据库与集成项目ZZCG2006EGK”、“杭州市环境信息中心环境监控中心建设项目”等等,大部分项目都是来自于浙江环保系统和卫生系统,总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这些招投标中,拥有极强行政资源的浙江弘申“如入无人之境”。

  “竞标的时候,弘申就放话说,你们根本不用来了。”一位曾经与弘申一起投标的浙江某信息公司负责人之一对本报记者说,他们在未投标前就被弘申告知,结果已定,招投标过程仅仅只有“走过场”的作用。

  据本报记者了解,上述项目是弘申公司拿下的“污染源监控”相关项目。当时投标的单位一共有三家,分别是浙江信雅达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雅达)、浙江弘申和浙江大学快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大快威)。

  据该参加投标的公司负责人称,在评标委员会的名单中,一共有7人,分别来自于浙江省政府采购中心和环保局。
匿名| 2010-6-29 22:57
李兰娟:让人人拥有 电子健康档案

2009年09月11日 11:24:16   华龙网—重庆日报
  

  
  去医院看病,拿着别家医院的检查单,医生说,不行,再检查一次,这样的看病经历,很多人都有,这不仅让老百姓多花冤枉钱,还浪费资源。

  昨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提出建议,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推进数字卫生建设与医疗改革,为全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

  现状:数字卫生面临“六个缺乏”

  李兰娟认为,当前中国数字卫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六个缺乏”:缺乏符合居民健康需求、基于全人全程健康服务流程的研究;缺乏与国际接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数字卫生标准和代码;缺乏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卫生与专科医疗服务紧密结合的电子健康记录(EHR)系统;缺乏中国特色、中西医并重、体现循证医学内涵的临床路径研究;缺乏符合中国公民疾病谱特点的、较为完整的主要疾病知识系统;缺乏专业应用网络与公众服务网络交互系统的搭建。

  她说,目前,各个医院都在搞数字化,但因“六个缺乏”,各医院的医疗信息资源难以共享,均为事实上的信息“孤岛”,城乡居民健康资料难以保存,更缺乏交互式的健康信息服务。

  对策:改造和构建数字卫生体系

  李兰娟认为,构建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当务之急,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改造和构建国家或区域性的数字卫生体系,从而真正转换我国的卫生事业模式,从大病晚治为主向,转为预防为主,实现医疗卫生体系的变革,做到防病比看病更重,把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真正落入实处。

  李兰娟说,在这一方面,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先行一步。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宣布先期投资200亿美元发展电子健康档案信息技术系统,这些政策得到了美国选民的支持和拥护;2007年,英国投资64亿英镑,计划用10年时间,建立全科医生数据系统、医生网络软件系统、欧洲健康档案项目等;1995年,日本出台《医用画像电子保存的共同规格》,成立由政府、产业、学术界组成的专门委员会进行电子健康记录(EHR)开发。

  目标:记录一生,少花时间少花钱

  李兰娟认为,最终建成的数字卫生体系,将由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EHR),交互式数据中心,城乡社区与医院双向转诊,远程诊疗、教育和健康咨询等系统构成。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将记录人的一生,涵盖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等各个时期的健康信息,形成个人主要健康信息总结,用于诊疗过程中的参考和信息转移,成为“活档案”。

  另外,个人数据库将通过数据库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与数据中心、公共卫生部门、医院、远程诊疗和教育咨询机构、数字化医疗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共享。有了这个系统,患者患过什么病、动过啥手术、对啥药物过敏,医生只要打开档案就一目了然,患者到大医院就可省去再次化验、抽血等时间、金钱,医生也能掌握病患的用药情况,减少乱开药、多开药。

  李兰娟说,以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数字卫生”是构建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力支撑,她建议,推进“健康重庆”建设,可在建设数字卫生上先行试点,为带动全国数字卫生、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探索经验。
匿名| 2010-6-29 23:00
浙江万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软件开发、信息咨询和数据增值服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致力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人人享有健康,专注于区域医疗数据共享平台和社区医疗平台的开发和推广,促进卫生信息化建设。

        公司核心团队由资深的医疗行业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组成,同时拥有一支在区域医疗卫生数据中心和电子健康档案等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技术团队,公司承接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中的“全人健康服务流程研究与应用开发”及“区域数据中心与资源共享系统研究”两个关键课题,在区域医疗健康管理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产品与解决方案
  
电子健康档案

区域医疗数据中心

远程医学教育

  

当前位置:浙江万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产品与解决方案 >> 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健康档案系统

        万鼎新一代电子健康档案系统(WaData EHR),基于“全人全程”的理念,按照生命周期记录记录其相关健康信息。全面客观地记录了健康与干预活动。为区域医疗信息共享带来革命性的全新体验。具以下特色:

▇ 内容创新
     全面整合电子健康档案、全科诊疗、决策分析、远程教育、呼叫中心、视频会诊等系统

▇ 业务创新
     强调社区卫生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特色业务
     实现妇幼保健全程管理
     整合规划免疫
     支持区域症状监测
     支持卫生决策分析

▇ 技术创新
     一次登录,多系统自由切换;
     一次录入,多系统信息共享;
     智能化提醒
     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各类诊疗系统信息同步
     支持异构数据接入

▇ 服务创新:
     支持区域健康服务网络化管理
     利用移动和便携技术提升社区健康服务的可及性

▇ 运维创新
     基于远程技术为使用者提供技术支持
匿名| 2010-6-29 23:08
杭州邦泰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疗行业区域信息化技术研发、运营的高科技企业。公司一直专注于“e-ICU易康网络医疗服务平台”的研发、运营和推广。易康网络医疗服务平台是在借鉴和引进国外医疗区域信息化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技术基础上,根据国内医疗行业特点自主研发的区域信息化平台,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实现病人临床信息实时全方位采集共享、床边灵活移动、多媒体信息实时互动交流的专业化平台。

平台构建了省、市县、社区的三级“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建立了覆盖浙江省11个地区,包括边远、贫困、海岛地区的服务网络,在浙江省多家省级医院,一百多家市县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江西、四川两省多家医院得到应用。

平台通过区域信息化技术实现了省级医院、市县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三级医疗机构之间的远程诊疗、双向转诊、区域影像共享、区域检验共享以及远程病理等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并与多家医疗区域信息化领域全球领先的跨国公司建立了从技术、产品到运营模式全方位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自2007年8月,“易康网络医疗服务平台”以浙医一院重症监护病房作为首个应用科室开展运营以来,共开展了2000多例远程重症会诊、24小时远程持续监护、远程门诊会诊,近1000例双向转诊和慢性病跟踪治疗。在诊治疑难重病、抢救急重症病人生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方便群众就医看病,缓解了基层医院病人流失的状况,彻底转变了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功能,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真正实现了“方便患者、提高疗效、节省费用”。2008年7月27日,平台作为国内首个支援地震灾区网络医疗服务平台——浙江省对口支援青川县医疗卫生重建工程之一成功开通运行,在诊治灾区疑难重病、培训灾区医护人员、协助灾区医疗卫生体系重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鉴于“易康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在区域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创新,邦泰科技成立不满2年就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2009年科技部创新基金的支持,引入了杭州市政府引导基金注资;并承担了“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卫生部和浙江省卫生厅2007年 “省部共建”重点项目等多项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取得7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3项浙江省新产品鉴定,获得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申请1项发明专利;并获得“2009浙商最具投资潜力企业”、“杭州银行杯”最具成长潜力小企业殊荣。

“易康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在方便老百姓就医看病,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方面所发挥的显著作用也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卫生部陈竺部长、高强副部长、尹力副部长、浙江省陈加元副省长、卫生厅杨敬厅长等多位国家、省部领导均对平台进行了视察,并给予了充分肯定。
匿名| 2010-6-29 23:08
合作成员
ZCNI
浙医一院
   
   
   
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

中文名称: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

英文名称:Zhejiang-California International NanoSystems Institute,英文缩写:ZCNI。

成立背景:纳米技术是指在0.10至100纳米(一纳米等于十亿分之一米)尺度的空间内,研究电子、原子和分子运动规律和特性的技术,是近20年发展起来的前沿性、交叉性新兴科学领域。纳米技术不仅在材料、电子、医药、信息、生物工程等产业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必将带来一次新的工业革命。据国外权威研究报告预测,2010年纳米技术对美国GDP的贡献将达到10000亿美元,日本纳米技术在国内市场规划也将达到273000亿日元。纳米技术将成为未来高技术产业的制高点和国民经济的动力源泉。    

鉴于纳米材料具有一些新的优良特性, 为利用纳米材料来改造传统产业, 进而提高效益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为此, 近年来各地在加快纳米技术的开发和推动纳米材料的应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随着纳米科学与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认识到纳米尺度空间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材料技术的相互交叉和渗透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全球科学界也意识到,纳米技术的应用将在生物医药领域率先获得突破,这种突破将引导信息技术、纳米电子、纳米材料等应用性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产业化。因而,在2000年开始的美国国家纳米计划(National Nanotechnolagy Initiative, NNI), 2002年正式推出的欧盟第6框架计划(2002-2006年)、日本“纳米科技综合支援计划”等均将纳米生物医药作为纳米技术发展的重中之重。

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是美国加州政府为迎接技术革命,进一步保持加州在科技经济的领先地位,以加州大学洛杉机分校和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为技术支撑,并通过组建投资联盟和产业联盟而组建的纳米技术研究和转化平台,在纳米医药,纳米制造和纳米器件等领域走在世界前列。

浙江省人均资源少,而经济发展快的增长方式要求更有力的科技支撑,以保证浙江经济的持续发展。上世纪末,省里制订了《浙江省“十五”纳米技术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应用工程实施方案》,并确定的三年攻关目标,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浙江省的纳米技术,突破纳米材料制备、改性和应用方面的关键、共性技术。进入新世纪以来, 浙江省大力从国內外引进大院大所,以加快提高本省的创新能力。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是在政府支持下,依托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和浙江大学,重点探索在纳米尺度空间内的科学规律的特性,不仅为浙江现有纳米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纳米材料技术的相互交叉,开展原创性创新提供良好的基础,也为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纳米材料及先进制造作为主导产业的浙江省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研究院性质: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是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科研实体,委托浙江大学管理,参照美国加州纳米技术研究院(California NanoSystems Institute,英文缩写:CNSI)等国际一流研究机构的管理模式和机制,独立运行。

指导思想:遵循“创建一个集科学研究、技术转化和产业化为一体的全新模式的研究院”的建设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密围绕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通过中外合作,强强联手发展纳米技术及相关领域,提高浙江省自主创新能力,以制度创新促进科研、教育、经济与产业化的紧密结合,创立一种新型官、产、学、研紧密合作模式,为浙江省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服务,并有力推动浙江大学向国际一流大学迈进。

总体目标:通过引进CNSI等国际一流科研机构的运作模式和管理机制,广泛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结合浙江省的产业基础和浙江大学的科研资源,在浙江省建立一个与国际接轨,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与投资产业化功能为一体的新型研发机构。研究院将围绕浙江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在纳米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综合交叉的重要领域建立开放共享的核心平台,并通过该平台与相关实验室的合作,成为浙江省纳米技术创新、成果孵化和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和培育出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同时,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投资基金,发挥研究院作为纳米“社区”的集聚功能,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源头。
匿名| 2010-6-29 23:12
郑杰,男,浙江杭州人,清华大学EMBA,浙江加州纳米研究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心,常务副主任
    1976年1月出生于杭州,1994年进入浙江大学混合班本科(现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后进入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深造并获得学士学位。2008年获得清华大学EMBA学位。
    1998年至2000年,担任中国电信高级网络工程师并参与《浙江省电信综合计费平台》等多个重大项目。
2000年至2008年,参与创建了数家高新技术企业,并任独立董事,其中包括Dintop.com&lmtw.com。
    在产品开发、商业发展、公司管理等方面拥有超过10年的工作经验。作为国内数家高科技创业公司的共同创始人,他对于国内的技术转让、人员管理、商业运作等及其政策法规非常的熟悉,特别是生物技术、公共卫生、网络产业等产业领域。在担任ITTC主任之前,2004至今郑杰一直担任ZCNI的工业咨询顾问。他还是浙江青年联合会的成员,该组织是风险投资和公益事业方面非常活跃的一个组织。


    在数字医疗方面很有研究,技术方面包括电子病历和环境管理、远程医疗,移动医疗等,曾参与国家数字医疗保健区域示范项目等,现兼任浙江数字医疗卫生技术研究院(IMIT)技术中心高级顾问,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编委。他还是中国数字公共卫生初步计划中关键的专家小组成员之一,该计划是打算建立一个新的数字医疗服务模式以及中国的业务流程标准。
    还是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的导师,这在浙大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意在指导在校大学生如何进行大学生活及以后工作的规划。
匿名| 2010-6-29 23:14
构建国家数字医疗体系应“摸着石头过河”
   2009-11-25 09:05     来源:《科学时报》      
【中国政府采购供应商网】杨胜利、李兰娟、王威琪和闻玉梅等专家在日前以“电子健康档案的网络构建”为题的第41期上海院士沙龙上,提醒我国数字医疗体系的构建应“摸着石头过河”,千万别低估了它的难度,以免造成新的资源浪费。他们强烈呼吁要“借鉴国际先进的卫生信息标准,建立规范的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制订符合国情的相关法规,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有据可依”。


  杨胜利、李兰娟、王威琪和闻玉梅等专家在日前以“电子健康档案的网络构建”为题的第41期上海院士沙龙上,提醒我国数字医疗体系的构建应“摸着石头过河”,千万别低估了它的难度,以免造成新的资源浪费。他们强烈呼吁要“借鉴国际先进的卫生信息标准,建立规范的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制订符合国情的相关法规,以实现电子健康档案有据可依”。

  电子健康档案是以个人健康、保健和治疗为中心的数字记录,包括体检记录、门诊、病史、各种影像信息及相关的药物治疗信息等。构建电子健康档案可为医疗机构的数据共享提供支持,提高医生、护士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解决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电子健康档案可谓数字医疗体系中最基础的工作。不过,档案怎么建,却有着两种不同观念:是医生坐等病人上门,还是主动下社区为居民体检?

  浙江大学教授李兰娟主持的“电子健康档案国家数字卫生关键技术和区域示范应用研究”,已实施2年,目前基本完成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软件的设计。据介绍,从今年起,课题组在全国逐步推广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从你还在妈妈肚子里开始,直到离开这个世界,每个阶段的健康信息都将被记录在电子档案中,包括某年某月某日在哪里注射了哪种预防针等等。据悉,在这一总投资近2亿元的国家级重大项目中,有500多位专家正在进行生命健康节点研究,以便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开展社区体检。

  当各级医院都拥有了信息化装备,当医生们已习惯在电脑屏幕上开处方和化验单,医院和医院之间的信息共享却又碰到了难题。究竟什么时候,看病可以真的不用带病历卡、转诊可以用不着捧着一大堆片子奔波?曾任浙江省卫生厅厅长,从事数字卫生工作已有10多年的李兰娟说:“我现在的想法是以人为中心,人在家庭、在社区。所以要先在社区把每个人的电子健康档案建好,与医保结合起来,让医院来接受和采纳统一标准的电子健康档案,进而统一医院的信息系统。到那时,哪个医院不用这个标准,就等于主动放弃了病人。”

  以前,许多医疗卫生机构出于满足疾病和健康管理的需要,建立了种类繁多、各式各样的纸质健康档案,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实际利用率并不高。李兰娟说:“每个人对自己的健康情况并不是十分清楚,我们把所有的个人健康信息,通过社区服务医生,把健康信息记录到电子健康档案,将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健康记录。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系统能够避免重复检测、更加有效安全地进行治疗,节约资源和费用。”

  电子健康档案采用模块化设计,操作起来很便捷——医生只需点击“是”或者“否”,就可建档。慢性病和传染病管理还将有专项档案,便于卫生部门评价社区综合防治模式。预计到今年底,将有1000万份电子健康档案率先上传至数据中心。

  然而,在众多已经实施的医疗信息化项目中,不少地方选择的仍是“守株待兔”的做法。复旦大学教授闻玉梅说,如果仅靠医院为上门看病的病人建档,那么大量生活于社区的隐性患者和流动人口,则将被排斥于数字医疗体系之外。她认为,国家数字卫生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引入“大医学”概念,包括医疗、预防与健康保障3个方面,这其中重点前移、重心下移非常关键。

  耗资120亿英镑的英国国家医疗信息化项目,却在运行过程中遭遇来自医生的种种抱怨。复旦大学教授王威琪表示,各国数字医疗系统的搭建几乎都是一项自上而下的政府工程,作为使用方的医生和医院必须想明白,这件事“是我要做,还是要我做”。

  王威琪说,医生是电子健康档案的主要使用者,更是适时更新信息、激活档案的关键人物。然而,电子健康档案全新的数据录入方式、数据共享,可能带来的医疗风险,都会降低医生的参与热情。比如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就已诞生第一批电子健康档案,可直到2005年,仍只有约24%的医生使用,且只有9%的医生能有效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相对复杂的功能系统。

  李兰娟认为,要提高临床医生参与和使用的积极性,首先得在数字医疗系统的实用性上下功夫。她表示,数字医疗要真正获得医患双方的认可和信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如,出于对病人隐私的保护,电子病历的使用应严格控制在就医状态下;与此同时,卫生监管部门的后台审计跟踪也不可缺位。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建国则表示,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多个发达国家早已开始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既有可借鉴之处,也不乏失败的教训。英国预算用60亿英镑打造NPFT项目,结果负面新闻不断:几乎每个集群的系统架构设计都被发现了缺陷,屡有医生拒绝使用;不断交付延期,至2006年已耗资130亿英镑。这一案例也让信息产业界和医疗界意识到,数字卫生系统的建设要谨防陷入“技术至上”的陷阱,需要一整套以人为本的“社会——技术解决方案”。张建国认为,电子健康档案至今在国际上没有成功案例,也没有成熟的技术理论,面临多项挑战。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