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编发的《青春期与家长同行》包含大量恐同错误

[复制链接]
查看2570 | 回复10 | 2012-8-26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注】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编发的《青春期与家长同行》一书,称“以成年异性为性欲满足的对象才是性的正常活动,同性恋由于与社会风俗道德相悖逆,会造成他们在个性上孤僻、怪异,在人生观、道德观上异于常人,要预防同性恋,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治疗性偏离需要多方合作。http://t.cn/zWmyM9A



http://weibo.com/1210319872/yyUXuq5QJ?type=repost
同志哥 | 2012-8-2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要么我今天下午书店里去一次,看看有没有这个书买,然后我想杭州市教育局跑一趟,等上班日,大家愿意加入行动的呼我 15267169160 或 Q 我 1241841592
同志哥 | 2012-8-26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跟 @杭州王龙 通过电话,愿意下周联动交涉,我设法弄到书,准备好科普材料,找出错误,给修改意见,看各位意向。

.
搞搞新意思 | 2012-8-26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帮不学无术加脑残的人,控制着杭州教育界,彻底无语。。。

支持采取行动。
同志哥 | 2012-8-26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性教育书涉嫌歧视同性恋 网友呼吁召回

发布时间:2012-08-26  来源:淡蓝网 点击:188 评论:( 0 ) 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近日,一部名为《青春期,请家长同行》的书籍在网络中引起争议。书中声称同性恋是异常行为、有违道德、带来危害。网友指出,该书在青少年、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中散播歧视同性恋群体的信息,可能对社会和谐带来负面影响。

  教育部门大力推广的“性教育指导用书”

  《青春期,请家长同行》是由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和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性教育指导用书”。根据杭州网2011年7月9日的报道,杭州教育部门、计生协会和多名官员曾大力推广该书,通过赠书活动邀请十万中学生家长在老师的导读下“读懂孩子的需求,陪他们共同成长”。

  然而网友却发现该书充斥着大量违背科学常识、脱离当前时代、涉嫌歧视性少数人群的内容,例如称异性恋“才是性的正常活动”、同性恋“属于性偏离”、大多数同性恋“属于‘后天’形成的性异常行为”、同性恋“与社会风俗道德相悖逆”,甚至还提出了通过压抑性需求来“预防同性恋”、“治疗性偏离”等伪科学论调。

  除此之外,这本书还提出了“贞操观”,声称“当前西方资产阶级的‘性解放’、‘性自由’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影响青少年”,因此要求读者“珍惜贞操、爱惜名誉,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婚前性行为都是要避免的”。



同性恋是广泛存在的正常性倾向

  《青春期,请家长同行》一书宣称同性恋是不正常的“性偏离”,但事实上,现代科学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就已证实同性恋者的各项指标完全正常。世界卫生组织于1990年5月17日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删除了“同性恋”词条,中国也于2001年将“同性恋”从《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去除,这标志着同性恋不是病态,而是一种正常现象。

  在中国等全球大部分国家与地区,同性恋都是合法的,这表明健康的同性恋行为既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也不会带来额外的危害。

  同性恋不仅是人类社会的一部分,在自然界中也广泛存在。科学家们在企鹅、海豚、野牛、天鹅、信天翁、长颈鹿、黑猩猩等1500多种动物中都发现了普遍的同性恋行为,而且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这一物种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性倾向与生俱来 预防治疗很危险

  虽然科学界对于性倾向的“成因”至今仍无定论,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是决定性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当今大多数人类性学和医学专家都承认,无论是同性恋、双性恋还是异性恋,都是天生的、无法改变的性倾向,如果采用过度压抑等行为来进行所谓的“预防”或“治疗”,不仅不会改变性倾向,反而会伤害当事人。

  今年5月17日,世卫组织美洲分部公开发表正式声明,明确指出“同性恋倾向不需要任何治疗,世界上也没有可以‘改变性倾向’的医疗技术”,“压抑性倾向会导致自责、羞耻、抑郁、焦虑,甚至自杀等问题”。

  英国医学会也曾于2010年强调,“性倾向是一个人固有的、最基本的一部分,试图改变性倾向的做法只会令当事人深感困惑和沮丧,甚至导致其自杀”。



家长担心校园歧视问题恶化

  《青春期,请家长同行》的部分内容在国内社交网站中曝光后,一些人士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性恋亲友会执行主任阿强表示,同性恋是一种正常的性倾向,教育部门理应包容和推广多元文化,但该书却在青少年、家长和教育工作者中传播歧视性的错误信息。他呼吁相关出版社立即召回已发行的书籍,避免继续误导民众。

  同性恋者的家长“浪漫妈妈”说:“我希望教育部门传播正确的性知识。而该书中关于同性恋的内容明显是错误的。我们的同性恋孩子本来就在学校里容易受到歧视,这些信息的传播,让我为孩子在学校的生存环境更为担心。”

  关注防艾公益事业的网友“积木”也担心该书会加剧社会中的歧视问题,阻碍同性恋群体公开化。他认为,如果同性恋者被迫隐藏真实的性倾向身份,将导致公共卫生工作更难开展,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学者方刚:倡导平等进步的性教育

  不久前刚刚出版《学校性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一书的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性学家方刚指出,学校性教育值得提倡,但一定要倡导平等、进步的性教育。如果传达错误的、过时的,甚至歧视性的所谓‘知识’,将危害青少年的成长。

  方刚表示,《青春期,请家长同行》所体现的“恐同症”问题在学校性教育中非常普遍,这将在学生内心埋下歧视与偏见的种子,制造敌视同性恋者的情绪,伤害同性恋学生。

  据悉,有网友试着联系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杭州市教育局,但可能因为今天是周日,这些部门在网上公布的电话号码皆无人接听。

  (资讯提供:阿强;淡蓝网综合报道)

http://www.danlan.org/disparticle_41225.htm
同志哥 | 2012-8-26 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青春期:请家长同行》一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涉及同性恋议题相关部分的意见







书 61 页,“二、预防性错”“(一)预防性偏离”

第一自然段是讲什么是“性偏离”,统观以下各段,其实是一个很笼统的大杂脍,既有同性恋,也有兽恋、虐恋等等,还有跨性别现象,其中兼有性心理与性行为,总之只要不同于占据多数的异性倾向、通常异性性交方式及某种传统对性别身份、气质的定位的,都可以往里面装,但弗洛伊德早就指出人类的性具有极其多样的可能性,一个健全、开明的社会应该是尽可能地尊重这样的隐私权,而且就其中的很多情形而言,恐怕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未必能搞一揽子、一刀切,像同性恋或同性性倾向就属于正常的少数,应该用“多数”、“少数”这样的字眼,而不是“正常”、“异常”,这是有进化论对包括人类在内一系列生物种群的同性恋 / 同性性行为之于种群繁衍功能的新解释作为依据的http://t.cn/z0sdz7L http://t.cn/z0sdz7y http://t.cn/z0sdz7U http://t.cn/z0sdz7G http://t.cn/z0sdz72 http://t.cn/z0sdz7b http://t.cn/z0sdz74,弗洛伊德本人以及他后来的研究者并没有从同性恋者身上找出一些人所设想的“退化”痕迹,之后的各种去病理化则使学界逐渐确信了这样一点,那就是同性恋或同性性倾向一如左撇子和少数血型。

紧接着下去一段,是“性偏离的表现形式之一”的“性对象选择的异常”,其中包括同性恋,还包括恋童癖、恋老人癖、恋尸癖、恋兽癖,这个其实还是以父权为核心的异性恋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惯性思维在作怪,至少从现代科学上来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性恋和其他几种情形不能等同对待: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是两个成年人之间自愿发生的性爱,只要不受到压抑、迫害并提供诸如同性婚姻、同性民事伴侣这样的类异性婚姻的保障兼约束机制,则完全于他人、于社会无害甚至有益,而恋童则是发生在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之间的性行为,鉴于青少年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以这种行为通常会造成伤害并触犯法律;恋老人什么样的程度能够称为“癖”,这个需要心理咨询师和精神医师来加以解释,但毫无疑问它同时存在于同性恋和异性恋群体中,爱慕年长者如果不具有明显的病理指标,则在很多时候甚至为世俗所许可;恋尸、恋兽属于比较罕见的情形,各国心理学界、精神医学界一般都作病态认定,因为它可能会造成诸如疾病传播之类的危害,而且恋尸者在很多情况下还涉嫌凶杀犯罪。把同性恋之少数的正常与其他种种情形相提并论,乃是一种“滑坡论”的思路,这方面旅美学者二言已经撰文驳斥http://t.cn/aBDT7b,我也从另一角度试作了分析http://t.cn/zO7iHrD。世界卫生组织 ICD10、美国心理学会 DSM4 都将同性恋、双性恋等少数性倾向作了去病理化的处理,中国的 CCMD3 也开宗明义强调同性恋从性爱本身而言不一定异常,只有因为性倾向问题自我身心不协调,才需要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或精神医师,以下是 CCMD3 改变将同性恋统划为性倾向障碍的历程回顾http://t.cn/zOlW561

再接下去一段,是泛泛而谈“性偏离”的原因,其中关于同性恋部分,推测说是把手淫或口交取乐,从而使人成为终其一生的同性恋、双性恋者,这个观点是流于经验甚至臆想、而毫无科学根据的,手淫、口交只是一种性行为、性发泄方式,可以存在于任何性别、性倾向的人中间,互相手淫、口交的有同性,也有异性,虽然有所谓的青春期同性依恋现象和境遇性同性性行为,但这在性学上是严格区别于内因、心因性的,稳定的同性倾向的易混淆概念,而且事实表明青春期同性依恋中的异性恋者并没有因为互相手淫、口交甚至肛交而变成同性恋,境遇性同性性行为则纯粹是单性环境中求异性而不得的替代,事过境迁,关于同性性倾向的成因,大量的实验室证据(染色体,激素,脑结构)以及临床上无法“逆转”的案例把箭头指向了先天这一点,青春期同性依恋、境遇性同性性行为并不足以促成终其一生的同性恋或双性恋,反之某人的同、双倾向如果是心因性的、稳定的,则只能通过前二者获得某种验证。

接下去就是谈到“性偏离”的矫正、治疗,其他问题我们无调查无发言权,但就性倾向的“矫正”这点而言,很遗憾,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例经得起严格推敲的确证,滥竽充数的都是疑证、伪证,美国心理学会不久以前从新把历年来所谓的“治愈”案例逐一翻出来核验,结论仍然是无一例成立,以下是美心理学会关于性倾向及“治疗”问题的研究报告及立场声明,以及一些学术团体的同性恋立场汇总 http://t.cn/zODo20R,美国心理学家 Spitzer 曾经一度采纳某些宗教团体的“治愈”说法,但他在不久前收回了这一支持立场,因为他认为对有关案例的跟踪调研是不够严谨的 http://t.cn/zODo20R http://t.cn/zOn4DmG http://t.cn/zOn4Dmq http://t.cn/zODo20u http://t.cn/zODo20n http://t.cn/zODo20m http://t.cn/zODo20E,此外长久以来一直热衷于根据某种宗教理念推行同性恋“转变”的宗教团体“出埃及记”也在前不久宣布放弃之前的倡导,因为实在是无效而自欺欺人http://t.cn/zWfMoX1
同志哥 | 2012-8-26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 62 页,“拓展阅读”,“同性恋是怎么回事”

第一段,同性恋属于“性偏离”云云,上面已经说过了,要从进化论新观点和国际、国内去病理化两个角度对这个问题形成新认识,所谓的“绝对同性恋”以及下文即可以恋同也可以与异性“有正常的性亲昵(?)”(照片字体变形,看不清楚)云云,后者的情形其实是相当复杂的,有双性倾向,也有纯粹的同性恋但由于各种原因(无知、被迫)而和异性发生性行为,后者在中国乃是一个巨大的社会问题,如果继续对同性恋人群持有过时的偏见,则同妻同夫现象还将加剧,关于性倾向基本常识,美国学者 Damien Lu 博士有两篇很好的科普文章,介绍了金赛性学报告最新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http://t.cn/aFnEvh http://t.cn/a1wACV

第二段,同性恋的成因问题,说什么同性恋形成有生理原因,但只占很少数比例,大部分是“后天”形成的性异常行为云云,这既混淆了性倾向、性行为,混淆了同性恋和青春期同性依恋、境遇性同性性行为、双性倾向、异性恐惧或厌恶等疑似现象,也没有可靠的数据作为支持:事实上从国外对于以往这一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来看,同性恋、同性倾向的先天内部成因应该是一个压倒性的事实,就目前而言远较各种基于经验和想象的“后天说”有根据,下面的这本书就是对前人研究的资料汇总、述评Gay, Straight, and the Reason Why:The Science of Sexual Orientation http://t.cn/aCfta8。同性恋的成因,也绝不能如这里一样,把它都归结为是青少年时期的性别倒错培养,这一则不符合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同性恋的案例,二则性别和性向在性科学上原本就是两个互有交叉但绝不重合的属性,同性恋者也并不就是跨性别人群,跨性别者内部的情形可能非常复杂,有同性恋者,但也有异性恋者,关于跨性别,可以参看材料http://t.cn/zWaY4md http://t.cn/zWaY4mr http://t.cn/aNi6aN

第三段,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的性角色扮演和性行为方式,在谈到“鸡奸”的时候加了个括号“肛交”,这是不对的,因为肛交是一种可以自愿也可以强迫发生的性行为,而鸡奸则必然是某种类型的男同志间的性强奸,所以不可以等同。在谈到性角色的时候,说到什么主动、被动型,以及丈夫、妻子云云,这是在套用刻板的异性恋模式,却未必能符合客观存在的事实,从美国国内对男同的调研来看,伴侣之间性行为方式、性角色扮演是很多样的,绝不单一,1、0 只占三成左右http://t.cn/SvXVza

第四段,关于同性恋的社会认知,这其实是一个不断地在变化的过程,包括中国,所以在描述此类现状的时候,最好是多了解一些性社会学家的调研数据,并关注报刊杂志的舆论导向。“道德”在社会学上是一个变动不居的范畴,它作为一种集体主观必然要不断符合客观形势,随着科学的进步,旧有的对同性恋的各种不正确认识正在逐渐陈旧、沦为一种恐同(homophobia)偏见,大量的歧视和压迫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任何一个群体长期处在此种语境中,其身心状况必然会受到程度不等的负面影响,这绝不是这个被科学论证为正常的群体自身的问题,不把批判的矛头指向社会犯罪本身而是指向其受害者,这是不公正的,同时非但无助问题的缓解,反而会激化矛盾。要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只有把反歧视、反恐同的工作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同性恋者内部由于顽固恐同思维的内化以及各种体制不健全、环境不支持,是有可能会发生一些互相伤害的情况,但更多更严重的压迫甚至伤害,恐怕是来自周围的社会。

第五段,“预防”同性恋云云,就是纯粹的主观谬说、无稽之谈,同性恋的成因研究,同性恋之于各种疑似现象的本质区别,上面都已经论述过,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充满了随机变量、难以全程机械控制的自然历史过程,性倾向的萌发尤其复杂,可能表现为真相、假相、部分现象、全部现象,但它是先天内因就决定好了的,所以无法“预防”,同性恋本身不过是一种类似左撇子和稀有血型那样的少数自然态,不是任何罪错或疾病,所以也不必“预防”,以下是同性恋青少年家庭、学校接纳读本http://t.cn/zOQhxhI http://t.cn/zOQhxhV http://t.cn/zOQhxhq http://t.cn/zOQhxht http://t.cn/SaXlcf http://t.cn/zWPZ7kd http://t.cn/zWSO2RT 事实上就偏保守但不失科学的教育家看来,针对青春期同性依恋在异性恋青少年中的可能存在,这时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淡化、冷却,不要刻意“提倡”,但也绝不刻意“预防”,因为那是无效的,反而会使当事人强化印象、增加思想负担,同时对他们进行包括安全性行为在内的中性、实用的性教育,以应对他们可能发生的各种与自身真实性倾向一致或不相一致的性行为,而把评判、选择余地留给他们自己。鼓励青少年异性正常交往是对的,但出发点不能是防范同性恋,相反正确的性知识必然包含关于同性恋的内容,而“防范”本身就是反科学的主观主义偏见,我们不支持青少年同性或异性恋爱,是鉴于他们的思想、行动能力,这对任何一种性倾向都是一样的。至于警惕、识别、防止性骚扰云云,这对于青少年而言相当重要,但目标是一切有不良企图的成年人或未成年人,而不论其性别、性倾向,一些人关于同性性侵会造成同性恋或同性恋都是因为幼时受同性性侵的说法,是没有根据、难以成立的。

最后一段,关于同性恋或同性性行为之于艾滋病、性病,首先,同性恋、同性性倾向是一种心理倾向,与同性性行为有交叉但绝不重合,性病、艾滋病是不安全性行为导致的,同性恋中的女同性恋是感染率最低的人群之一,而和男同性恋未必重合的男男性行为者(MSM)其 HIV、STD 局部高流行从根本上说还是一个保障兼约束机制缺乏的问题,这一现状是顽固恐同偏见、歧视造成的,由于男性在性方面普遍较女性活跃,所以问题就变得严重了。用“谈虎色变”来修饰“艾滋病”,本身就是在制造恐慌,事实上随着医学的进步、体制的健全,HIV 已经逐渐成为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而且艾滋病首见病例在男同(MSM)中发现也决不能说明它就是“同性恋的瘟疫”,现在的疾控、医疗部门是不承认这种民间说法的,就国外病理标本的基因追踪来看,最早的 HIV 也不是由同性恋或肛交带来的,但在 HIV 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如果由于歧视、迫害和无保障、无约束而持续恶化的某些性乱完全处于地下,则中标的可能几率就很大。美国的艾滋感染者 70% 来自(男?)同性恋,这个数据要有出处,要说明用途,涉及 HIV 的任何疾控数据都不能以讹传讹,且 MSM 其 HIV 之局部高流行并不能用来掩盖其他领域的防艾工作同样火烧眉毛这个事实,MSM 或男同在这方面人口基数较少,而整个异性恋社区以其庞大的人口底数和持续滑坡的道德操守,历年来各地的 HIV 阳性总数往往都是排在第一,比例远超过 MSM 感染者,所以不能借污名化某个群体来转移视线、掉以轻心、麻痹思想。但凡持同性恋“危害”、需“预防”说,继续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个群体、这种少数自然现象,去促成一种恐同氛围者,则他们所担心的一切最终将成为现实,且可怕程度远超出他们的预料,以下是同性恋、MSM 和艾滋病有关材料汇总http://t.cn/zW2b1SG
同志哥 | 2012-8-27 0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杭州教育局力推的图书被指内容公开歧视同性恋

同性恋亲友会
2012-08-26

  近日,网友“阿强同志”通过新浪微博发贴,批评由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和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青春期请家长同行》一书,内容错漏百出,充满着各种谬论,且公开传播歧视同性恋的信息。记者搜索发现,该书去年曾受到杭州市教育局的公开推荐,在杭州网的一篇报道中,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校长应建华说,“希望家长能通过这本书的导读活动,读懂孩子的需求,陪他们共同成长。”

  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希望家长读懂孩子的需求

  杭州网去年7月的一篇报道中称,《青春期,请家长同行》是一本专门给家长看的性教育指导用书。由杭州市家庭教育学会、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杭州市计生协会共同主办的赠书活动,杭州某中学高一新生的家长们成为首批受益者,同时开启了杭州市“十万家长同读一本书”活动的序幕。

  据相关介绍,《青春期,请家长同行》一书共分两部分,分别向家长介绍了孩子青春期的特点以及需要指导的问题。撰写组的专家说,为了让家长知晓孩子的成长过程、指导孩子的身心困惑、调整自己的观念态度、学习科学的指导方法,希望家长能一起来阅读。

  报道说,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将分批向中学生家长赠送5万册《青春期,请家长同行》,并从9月1日起组织100场导读活动,邀请十万中学生家长在老师的导读下“读懂孩子青春期”。

  “对于孩子来说,青春期是人生最关键、最美好、也是最需要父母帮助的时期;而对于家长来说,青春期也是孩子最难懂、最需要沟通的成长阶段。”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总校校长、杭州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应建华说,“希望家长能通过这本书的导读活动,读懂孩子的需求,陪他们共同成长。”

  网友:这本书公开歧视同性恋、倡导守贞

  网友阿强通过微博截取发布了该书的部分内容,该书将“性偏离”一词解释为:凡是寻求性对象和满足性欲的方式上与常人不同,并违反当地社会习俗的性活动和性表现都是性偏离行为,按照自然规律,以成年异性为性欲满足的对象才是性的正常活动。该书同时称“同性恋者由于与社会风俗道德相悖逆,会造成他们在个性上趋于孤僻、怪异,在人生观、道德观上异乎常人,致使他们之间以及他们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上,表现出与一般社会心理和社会秩序的不协调。要预防同性恋,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阿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同性恋是一种少数人的正常的性倾向,而该书内容却称同性是“性偏离,”“要预防同性恋”,在家长和青少年中传播错误信息,“教育部门理应推广包容和多元的文化价值,而该书传播的信息则恰恰相反。”另外,阿强称,该书有大量内容粗制滥造,不但反同性恋,还反性。多次强调:要珍惜贞操、爱惜名誉,无论从哪个角度讲,婚前性行为都是要避免的。“当前西方资产阶级的“性解放”、“性自由”等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影响青少年。”阿强希望相关出版社立即收回已发行的图书,避免继续传播错误信息。

  网友浪漫妈妈评论说“作为同性恋者的家长,我希望教育部门传播正确的性知识,而该书中关于同性恋的内容明显是错误的,我们的同性恋孩子本来就在学校里容易受到歧视,这些信息的传播,让我为孩子在学校的生存环境更为担心。”

  专家:要倡导平等、进步的性教育

  刚刚出版了《学校性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方法》一书的北京林业大学性与性别研究所所长、性学家方刚指出,我们倡导要进行学校性教育,但一定要是倡导平等、进步的性教育,而如果传达错误的、过时的,甚至歧视的所谓‘知识’,将是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害的。这本教材所体现出的“恐同”,在我们的学校性教育中非常普遍,这将在学生内心埋下歧视与偏见的种子,制造敌视同性恋者的情绪,伤害那些同性恋学生。

  记者拨打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杭州市教育局网站上电话试图联络采访,因为是周末,皆无人接听。













资讯来源:同性恋亲友会
2012-08-26

http://www.aibai.com/infoview.php?id=23431
同志哥 | 2012-8-27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同性恋亲友会18位家长今天联名给杭州教育局写建议信,建议杭州市教育局停止向家长和学生赠送《青春期请家长同行》一书,以免书中错误信息影响更多孩子和家长。信中说:希望学校和我们一起携手创造宽松的社会环境,接纳我们的同性恋子女,不让他们在校园中遭受歧视,让他们的青春能多一丝阳光。



http://weibo.com/1715958523/yz4lEcZi3?type=repost
同志哥 | 2012-8-27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杭州市教育局家长学校、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青春期:请家长同行》一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涉及同性恋议题相关部分的意见 http://t.cn/zWmNauR 我们准备于这一周上班日某天前往杭州市教育局有关部门,交涉此事,有意加入者请 15267169160 或 QQ 1241841592 联系我。
同志哥 | 2012-8-28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三天,由谁愿意跟我一起教育局走一趟?

我 15267169160,QQ 1241841592。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