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北京美龄心理咨询中心”五则同性恋问题咨询案例的点评

[复制链接]
查看1423 | 回复3 | 2012-7-12 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篇文章:同性恋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其治疗【美龄心理代老师】

原文链接http://www.xl699.com/viewnews-530.html

需要说明的是,这篇文字就是http://www.xl699.com/viewnews-529.html 的最后一部分,所以待会分析时就相应从略

同性恋这一性取向是指以同性为对象的性爱倾向与行为

首先混淆性倾向与性行为,性倾向是一种稳定的、内因性的倾向,但性行为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可以和性倾向一致,也可不一致,具体见《关于性倾向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概念》http://www.aibai.com/advice_page ... =Sexual_Orientation 和《常见的针对性倾向的偏见和迷信》http://www.aibai.com/advice_pages.php?linkwords=Superstition。总之在表述上千万要注意,这两者都是客观存在的,但后者充其量只是表象层面,不可完全直接据以判定性倾向

(二)浅析历史同性恋现象

错误在累积,上面是一寸,这里就有半尺。关于同性恋的历史,中国部分,请参阅张在舟《暧昧的历程:中国古代同性恋史》、张杰《趣味考据:中国古代同性恋图考》和施晔《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同性恋书写研究》,另外下面这本电子书也可以参看《中国同志简史》http://www.aibai.com/ebook/?8;ebook_aibai。这里面很多地方是混淆了作为内因、本质的性倾向和作为表象的行为方式,所以生物、医学、先天心理方面的稳定因素会被故意缩小甚至视而不见,相反把很多流于经验层面、实未经过严格科学辨析的“民俗与环境的影响”无限制放大,大到它足够成为一个包装一切似是而非之论的垃圾桶。这里边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受了西方以文艺青年为倡导主体的“酷儿理论”的影响,似乎一切具有可塑性,然而这在严格的科学实证上是站不住脚的《什么是“酷儿理论”?它与同志运动有什么关系?》http://www.aibai.com/advice_pages.php?linkwords=Queer_theory

(三)同性恋产生的原因分析

1、先天遗传因素

只有极其少数的同性恋是遗传基因因素引起的,即生理上的染色体的构成导致,是可以通过DNA鉴定出来的。

这个显然是陈旧误说,同性性倾向、严格意义上的同性性倾向,从过去这么多年正反两方的论难交锋、事实核验来看,其先天内因必然是主要的、决定性的,这一点不仅有大量的实验室证据,而且从世界范围内迄今为止有关“逆转”实践无一例外遭遇失败,就可以窥见,Spitzer 和“出埃及记”基督教团体分别从科学和宗教两方面为这一点提供了几乎一样的反面证明。一如哲学原子论上的“原子”不等同于物理学上的原子,同性恋的先天内因同样不能被狭化为“基因”,虽然后者在实验室里也仍旧在被不断深入地研究着,但除此之外更有先天内源激素和脑等等因素,像浙江大学附属浙一医院精神科许毅团队和荷兰的 Swaab 教授就有这方面的发现。关于同性恋、同性性倾向的成因,我们还是要着力推荐这本书Gay, Straight, and the Reason Why:The Science of Sexual Orientation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3686172.html?from=like,它是欧美国家之前这一问题研究的一个综述、汇总

2、后天因素社会、文化、心理因素

同性恋的真实成因,只能是在先天内因基础上的薛定谔之猫式的触发,舍弃了先天内因,大谈特谈后天环境影响,这就是主观经验主义的俗套,当然也混淆了很多关键性的问题

A、家庭环境

这一节,气质倒错、父强母弱、父母离异纷纷上位。然而遗憾的是,性别角色、气质和性爱倾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即便在极端的跨性别人群中,也是兼有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等不同性倾向角色,我就曾经遇到过喜欢女装也和男人发生过性关系但却强烈地喜欢女人的男人,以及经常在同性恋酒吧客串女装的典型的双性倾向者,传统观点总是倾向于从性别入手来解决性倾向问题,这个出发点一开始就是犯了方向性错误的。至于父强母弱、父母离异,这也是弗洛伊德早年残破的病态心理分析在中国大陆的不死阴魂,然而在西方,弗洛伊德除了在心理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实证方面早就被后起转精的各种研究所逐渐架空、取代,弗洛伊德本人甚至在晚年亦否定了他在《性学三论》等书里对少数性倾向所持的病态论出发点,一部集大成式的批判著作《弗洛伊德批判:精神分析黑皮书》亦已经出版,弗洛伊德的理论在性倾向研究问题上的一个致命点是反面例证多到足以叫其学说成为垃圾筐,弗氏的著作在西方甚至被人称为文学书而不是心理学书,我们家里我父母角色分明、夫妻恩爱,我是同性恋,反之我姑母和我姑丈感情不和、离婚,我姑母是女强人,对两个子女的管教按照传统理解可想而知,但他们全都是不折不扣的异性恋,这就已经是管中窥豹了,同样对子女严厉的父母多了去了,但没有听说子女性倾向和父母苛责有什么必然连带关系,对这个问题我专门写过一篇长文,可参《对<过分围堵早恋,易致同性恋>一文的思考与驳斥》http://www.danlan.org/disparticle_32891.htm

B、早期性经历

这一段的问题,认识到了性倾向之于大多数人,是青春期萌发的,但碍于以上错误的先入为主、根深蒂固,就是死活不肯承认性倾向的先天固有机制,就是要将其与性行为方式混为一谈,然后大肆铺张说是因为青春期同性性行为体验到了同性恋的快乐,所以终身难忘了。是这样的吗?从弗洛伊德那个年代甚至更早的人们开始,就已经观察到异性恋青少年青春期同性依恋现象的存在,然而很遗憾,这不是同性恋,这些人多数过了这个阶段就自然遗忘了这段经历,所以有经验的教育家从来都是要求我们不要刻意去强调这件事情,包括叮嘱“防范”。真正的同性恋者,由于青春期性倾向萌发的复杂表现形式,所以反而可能和异性不隔膜,甚至还会发生异性性行为,原理一同异性恋者此阶段的相反表现,而愚蠢的经院式学者却以此作为一切人性倾向多数都是先天异性恋这一错误预设的注脚,而却有意无意忽略了这背后极其深刻的某种本质。关于性倾向的成因,是不可以片面听取当事人存在遗忘因素甚至刻意隐瞒成分的自述的,一定要由有资质、无偏见的第三方科学机构以合乎伦理的方式科学、可信地测定,Spitzer 在“治疗”同性恋问题上就是栽在这个骨节眼上,所以拿在充斥着偏见和污名、包括自我偏见和自我污名的大语境里的某个当事人的话来为自己的立论垫底,是非常不负责任也是不安全的事情。青春期有必要进行不带偏见、把选择余地充分留给当事人的安全性教育,说不要阻断早恋是对的,但以防止同性恋为理由这么提倡,则其科学性、实效性均要打折扣。一些别有用心的反同分子甚至还子虚乌有并异想天开地发明了“肛门快感灶”这个词儿,他们的思路更狭隘,估计是把特别是男同性恋者一律视为肛交者,然而美国的调研发现这是一种刻板印象,自然状态下的男同偏好 10 者只占一部分http://www.aibai.com/infoview.php?id=22737,而异性恋者也有不少喜欢这种方式,性交是一个首先注目于对方整体气质、其次才考虑满足方式的过程,而不是片面地执着于某一端,由这一点扩展到全体。青春期同性性行为“导致”同性恋、同性性倾向的说法虽然比“肛门快感”说要略微高明一点,但根本性地还是主观主义先验的,两个典型的反例就是:在闭塞农村以及广大保守地区,人们从小就生活在性别要求泾渭分明的环境下,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自然结婚生子,但其中的性少数群体在之前全程的自然严密“防范”中,到了最后居然还是表现出来了,农村 LGBT 或 MSM 群体已经越来越浮出水面,还出现了大量做其工作的社区组织;反之,在城市自由环境中,那些为男性提供性服务的 MB 人群如果不是同性恋者,则出于职业要求发生再多的同性性行为也依然不变本色,由此就可见是性倾向最终稳定地表现为行为,而不是反过来性行为导致性倾向

C、异性恋中受到严重挫折

这种情况,一则仍然是类型学、发生学不分的纯平面社会调研的似是而非归类,即便存在,也绝不占自然状态的同性恋人群的主流,二则,我们对于这个类别的研究以往并不深入,更没有经过弗洛伊德那样的严格逻辑思辨,我们无法弄清楚异性婚恋失败究竟是同性性倾向的诱因,还是事实上只是业已存在、却不为当事人所察觉或承认的性倾向的验证手段,这方面的反例就是,仅以异性恋社会为例,在男女不均衡的条件下,各种原因找不到配偶的光棍,很大一部分就是像无头蟑螂那样饿死、渴死,也不会找同性甚至是作最简单的发泄

D、恋母情结

此略,理由同 A 中对弗洛伊德的批判,绝大多数自然状态的同性恋不能以此解释

E、性教育被忽视

这是一个既片面又含混的命题,正确的性知识也包括把关于同性恋等性少数人群的科学结论告诉青少年,还原一切,把选择余地留给他们自己,为各种可能做好准备,青少年时期的不正确认识是有可能因为自我蒙蔽而走弯路,但这不是真相就永远不会出现以及在性倾向问题上可以向他们永远说谎说下去并强迫他们也永远说谎的理由,感情问题和性倾向问题要分开,如果你确定这个女孩不是同性恋,就不能用这三个字,用这三个字,那么就一切无法改变

F、特殊的性经历、伙伴群关系、偶然的机遇

这只是部分触发因素,相对于先天内因,完全是外在的、要通过后者起作用的,关于诱惑或性强暴能导致同性恋,这是一种纯主观主义的说法,没有得到证实,我们要保护青少年,但我们不能以此为理由为谬论张本、开道,性侵的快感可能可以触发潜在的性倾向,但其痛苦也可能使当事人成为这方面的性恐惧者,这对任何一种性别、性倾向的青少年都是一样的,况且这种情况和 D 一样本身属于极罕见个案

(四)、关于同性恋治疗

虽然我们对性倾向选择论并不赞同,对“非基因同性恋”的弗洛伊德年代说法表示怀疑,但是这一段我认为是非常正确的,性倾向之被去病理化,可以参见我的这个资料汇总http://t.cn/zW25Vbn ,这里还要补充的就是迄今为止世界范围内没有严格经得起推敲的性倾向被“逆转”的先例,Spitzer 之说已见上述汇总,下面再给一个“出埃及记”基督教团体忏悔的最新新闻《反同基督教组织宣布:同性恋不能被治疗》http://www.aibai.com/infoview.php?id=23345,所以我们进行的心理辅导不能以“逆转”为目标,而是要淡化问题甚至自我接纳,这些文章里都说到了,这里还有浙一医院精神科的操作示范,可参看http://t.cn/zOKoIJO http://t.cn/zOn43ts
同志哥 | 2012-7-12 0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文章:同性恋个案咨询见习及其感悟【美龄案例】

原文链接http://www.xl699.com/viewnews-480.html http://www.xl699.com/viewnews-529.html

二文上传隔一天,内容应该雷同,以较晚的那篇为准,第六部分“关于同性恋”就是上述第一篇文章,分析略

一、求助者资料

和一女孩关系密切,本人想做变性手术

这个案例其实涉及到跨性别问题,也就是 LGBT 之 T ,上面已经说过这类人内部的性倾向分布是不可一概而论的,性倾向和性别气质是两个有联系但绝不重合的问题,所以咨询师将其一概纳入同性恋并以此再去衡量其他一切同性恋,是不妥的,咨询师应该系统学习过性科学,了解关于性少数人群的各种情形,这里有几个材料可以参看:《LGBT 相关词汇手册》http://www.aibai.com/ebook/?20;ebook_aibai#,《我们的跨性别孩子》http://www.aibai.com/ebook/?23;ebook_aibai#page=-1,《变性欲望与同性倾向》http://www.aibai.com/advice_pages.php?linkwords=Transsexuality

四、峰回路转——不变性换女装

女孩与韩老师已协商好愿意改换女装,韩老师因工作忙,就让我陪女孩上街挑选女装。我和女孩下午到服装市场选购衣服,女孩还是习惯于关注男装,在逛了很多男性衣服后,最后女孩选了一套休闲女装

五、重获快乐生活

经过美龄老师一系列的调整,梦梦的着装慢慢的变得女性化,头发也长了起来,并且开始接受自己女性的身份。次年六月中考结束后,梦梦来咨询室看望美龄老师,一身漂亮的粉色连衣裙,头发也拉直了,当时我都快惊呆了,和她刚来时做咨询时简直判若两人!

这是在解决对方的“同性恋”问题吗?她穿上了女装就意味着她不爱女孩了吗?关键问题只字不提,一如高考作文,题已经偏掉了,还在乐滋滋地发挥。所以说 1、0、T、P 这类刻板印象,也是关于 LGBT 群体的正确认知所需要着力扫清的大障碍,因为它会影响我们的咨询师对事实和“疗效”的判断

第三篇文章:一例同性恋易性癖心理治疗【美龄案例】

原文链接http://www.xl699.com/viewnews-528.html

拿到文章先看题,又是“同性恋”,又是“易性癖”,看似差不多的事物后面,其实隐藏了可能很不相同的本质

一、求助者资料:

和上面第二篇文章是差不多的情况,到底是不是同性恋和变性欲望两者占全,要往下看,所以要循名责实,她喜欢被女性欣赏、对外炫耀她有多少女朋友只是在衬托她自以为自己是个男人这点,但对于她究竟有多喜欢女性这点,似乎没有提及

二、个人成长史

看得出来,男性化、有变性欲望的同时,确实稳定地喜欢女生

四、咨询记录

第四次咨询(用时两个半小时)

本次咨询目标:寻找求助者同性恋易性的家庭教养原因及个人社会心理生理原因。

心理作业:

写自我回忆录,从现在写起,一直写到三岁刚有记忆时。主要找出自己头脑记忆中,对女孩男孩不同感受所形成的向往和厌恶的事件。

弗洛伊德的老一套开始来了,回忆这个东西到底有多凑效,我们不知道,但从美国 Spitzer 的覆辙就可以看出,这是一种需要严格谨慎分析鉴别过才能使用的材料,虽然当事人变性欲望和同性倾向可能是共存的,但作为学术的分析和表述,是不宜将两者如此混为一谈、模糊处理的,咨询师可能对涉及性别气质和劝说慎重变性一类的问题有办法,对性倾向是否有办法,还真得往下看

第五次咨询(用时一个半小时)

求助者 …… 说完就和一位男助理咨询师说话去了,那位助理刚从大学毕业,是个长相清秀的男孩。两人说到开心处哈哈大笑。

求助者描述:我对男孩不感兴趣,怎么办啊?我觉得心理治疗对我没有改变啊。我还在想女生Z啊。

本次咨询目标:让求助体验到一个传统正常家庭结构中一对恋人的美满与温馨。

上面第一篇文章中还在说要尊重当事人的“选择”,这里面对当事人说自己确实不喜欢男生、心理治疗也没改变,却开始了极其符合保守主流价值观胃口、然而到最后往往极其见不到成效的折腾,最后再差一个永动机它“几乎不停地”在转动的表述,一切估计也就可以大团圆了

三个月后,求助者来到咨询室,这次过来,穿着发型全是女孩的模样。

这是性别气质教育,不是性倾向被改变

求助者描述:有男孩对我感兴趣了,想和我谈恋爱,怎么办啊?我觉得心理很没底。我还有点想女生Z。

注意,是男孩爱她,不是她爱男孩,她仍然忘不了那女孩

本次咨询目标:去享受被男性照顾娇宠的感觉。

接上,继续附庸世俗

让求助者反思这些话:男性和女性只是生殖系统不一样,其它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作为一个人,本没有男女谁更好更有优势这种事实。讨厌男性,只是讨厌一些男性的不良形象,并不是所有的男性都是让人讨厌的。女性也有不让人喜欢的,想作男性只是想象和男性一样去作一些事情,比如在两人世界作主动支配地位,在人际交往中豪爽。什么样的女性软弱可欺,是不是所有的女性都软弱可欺。女性有月经要生孩子有些麻烦,但男性也有男性的苦恼。

这是在打消当事人变性欲望,但当事人的同性倾向是否是由于厌恶男性引起的,这是她本人的真实心态流露还是你们塞给她的想法,这种对男性的厌恶和其同性倾向有无必然联系,同性倾向作为对特定对象的向往能否被改变,我看我们的韩老师似乎有点神乎其神

去问二十名男同学作男性有哪些苦恼。再问二十名已婚男性男人有哪些苦恼。

这还是在做性别身份而不是性倾向的文章

一周后,我设计了两个男同性恋和求助者坐谈。让这两名男同性恋谈一谈他们为什么向往作一名女性,和他们同性恋的酸甜苦涩。

这是不折不扣的误导,男同性恋者就一定“向往做一名女性”吗?

求助者返校,一个月后告诉我她接受另一个男生的求爱,并和他发生了性关系,但觉得非常不舒服,她说,好痛啊,烦死了。她不想和他恋爱了,但觉得他的确是挺好的。我和她要了男孩的电话,和男孩沟通了两次。一年后,两人还是分了手,不过是好朋友。女孩又喜欢上了一个已工作的男孩,觉得他成熟稳重,有能力。我对求助者及其家人宣布咨询结束

“宣布咨询结束”也就是疑证甚至伪证正式出炉,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王志超 CCMD2 时代的三例所谓“治愈”尚且观察了多少时间,这才多久,而且当事人第一例异性恋不成功,第二例才刚开始,就急匆匆收场了,美国 Spitzer 宣布郑重收回的都是追踪随访了多少年以上的案例,人家尚且不可靠,你的这个“治愈”就真的“治愈”了?大多数同性倾向者都不是异性恐惧者,西方即便有研究说女性性倾向流动性大于男性,也没有说这个流动可以自由到脱离性倾向之先天本质内因而无边界,所以,我们的心理工作者、医务工作者,请你们意识到你们肩头上的责任,人性的求善、求美是和科学的求真联系在一起的
同志哥 | 2012-7-12 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篇文章:父爱母爱倒错,儿子纠结于同性恋【美龄心理代老师】

原文链接http://www.xl699.com/viewnews-723.html

看标题,就知道是弗洛伊德模式

宇浩是一个21岁的大学二年级男生,他身高184厘米,体重75公斤,面目俊朗,看起来很壮实魁梧。仔细观察会发现其行为有些女性特有的扭捏。他一方面认为自己是同性恋,一方面又不能接受同性恋的性取向,而内心纠结冲突,痛苦不堪。

又是把性别气质和性倾向结合在一起的刻板角度

中间略,讲的是小时候偷穿母亲内衣,以及大了向往强壮的、有保护能力的男生,等等。

我上回碰到的那个男人是易装癖,但却是不折不扣的异性恋

中间略,大意是说爷爷奶奶的警告、吓唬式教育,母亲的溺爱、吓唬式教育,父亲的严厉、苛责以及父子隔膜。

但有时候想想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父母结构在中国不要太多,甚至父严母慈被认为是一种极大的正常,同样是失败的教育,也并不都必然“培养”出同性恋

中略,咨询师问当事人喜欢怎样的肌肉男,以及是否能发生性关系,当事人说不能接受性关系,于是咨询师就说:

从咱们今天的沟通能确定你不是同性恋。真正的同性恋对同性有性的冲动,会主动与同性发生性行为,更重要的是他们接纳自己的这种同性性取向,不会为此内心冲突纠结。而你一方面对自己的现状很内心纠结冲突,不能接受;另一方面对同性没有性冲动,更不能接受与他们主动发生性关系。因此你不是同性恋。

到此为止,我想起这篇文章我看过,是在杭州绿岛心理咨询网上,美龄说自己的文章都是原创、有版权,到底是绿岛抄美龄还是美龄抄绿岛还是都是抄,说不清了。就这个问题和下面的问题,我专门咨询过美国洛杉矶精神卫生署 Damien Lu 博士,博士说性倾向的真实判定绝对没有这么简单,什么问问当事人的感受叫他写写回忆录你咨询师再分析分析,西方学者曾经做过研究,用类似测谎仪的仪器,结果发现有一些人的真实性兴奋点和其口述的或是明确表态的有出入,甚至包括相当一部分反同人士也有强烈的同性欲望,所以,这又是一个做真学问容易翻车、做假道学却如走平地的所在。同性恋如果真的都能接纳自己的性倾向,就不存在自我认知不和谐的同性恋这一说了,我和北京回龙观的邸晓兰医师也说过,当事人对性倾向的主观态度和性倾向本身是俩问题,不能据前者判定后者。任何性爱过程,都是一个先双方吸引、两情相悦,再考虑具体多样的性行为方式的过程,哪怕就是异性恋者,两人从爱到性,恐怕也要有所思想准备,他们里面也不排除有以性交恐惧为表现的某种性心理障碍,所以,以当事人目前不能接受同性性交来断定其不是同性恋,是不严谨的

中略,当事人说,他幻想着和强壮的男生争夺看热闹的女孩子,或是喜欢幻想强壮的男生和女生做爱,从而获得兴奋感,但如果只是女孩子,就“兴奋性不强,感觉也不舒服”,分析师马上说:

恩,在你的幻想中,以男性的形象作为开端,最终性取向还是指向女性,男孩并不是你直接的性对象,而是你进行性幻想的一个道具而已。你一方面知道自己是男性,另一方面内心很自卑,不接受自己作为男人的形象,认为自己这种形象是没有能力女孩子喜欢的,说极端点你认为自己的这种形象是没有权利征服女孩的,因此当你直接幻想女孩时内心有极大的压力,兴奋性被压力所取代,而当你幻想自己是其他比较有力量的男性时或者自己战胜了其他男性时,这个幻象(或者说替身),是你内心期望的自我形象,这个时候你感受得到自己是有力量的,是有能力让女孩子喜欢的,这个时候你再继续幻想和女孩做爱,就会很兴奋。

我就这一番分析特意请教Damien Lu,他还是那句话:判定一个人的性倾向,不是光看其自述或幻想对象这么简单。这样的分析以弗洛伊德早年的精神分析法为依据,它的缺点是在材料本身缺乏的情况下求之过深、想象过度,结果变成一种怎么样穿凿附会都可以说得通的东西,这是学术的大忌。对于这个个案而言,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就是,他光想着和女生做爱,是索然无味的,他的性爱对象里,必须有男性出现,这是从最基本的层面上判断他是同性恋或有同性倾向的事实。我甚至有一种和咨询师相反的看法,那就是在这个个案里,女生、围观的或是像战利品一样被任意分配的女生才是可有可无的道具,或只是一种增加同性爱情趣的催化物,当事人的目的绝不是去夺取作为“战利品”的女生,而是纯粹享受这个和比他强壮的男生争夺的过程

中略,咨询师列举了性、性别、性别角色三个角度,然后大谈青少年性别角色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父母责任。

还少性倾向一个重要项,我们的咨询师在这里的论证角度是因为父母斥责男孩穿母亲内衣所导致的负罪感兼好奇心自我压抑,这还是弗洛伊德的范本现成取用,这种分析方法的一个问题是无法把涉及同性恋的这类心理问题与纯异性恋青少年的一些做法,比如偷窃女性内衣的不良行为,比如虽有易装行为但无同性倾向的个案,其发展、分化的来由做一个交代,而我们一个相当重要的研究思路就是在完全一样的出发点基础上找变异条件,事实是,性倾向本身主要并不由跨性别事象所引起

中略,大谈家长问题教育(包括虐待)对子女的不良影响,最后又说:

宇浩一边点头,一边流泪,这触动了他封沉的记忆。我们一起制定了咨询计划,重塑自我形象,让自己做一个阳光自信的男孩。后来又经过了四个多月的治疗宇浩已经变得很自信,在五个月的时候,他交上了第一个女朋友,开始了他甜蜜的初恋。

弗洛伊德的分析方法到底,其实家长的不当教育可能造成的问题很多,反之自然条件下的同性恋只要不是受到歧视、压抑,也一样可以阳光、自信,而绝不必要和失败的家教联系起来,从两方面看都是数学上的多对多关系,缺乏特征性,讨论没意义。最后的“疗效”是用当事人进入所谓的“恋爱”来观察的,这又是一个被国际上有水准的同行所公认的暗礁云集的危险所在,性行为、性生活方式不足以说明当事人性倾向被改变,当事人的自述、回忆也绝不是可以听之任之、拿来即用的,只有五个月,我只记得浙江大学附属浙一医院精神科许毅团队的医师说,预后极差,要反复

第五篇文章:限制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易导致同性恋【美龄心理代老师】

原文链接http://www.xl699.com/viewnews-724.html

这是今天网友反馈给我的,我们只看其中关于同性恋的部分,异性间正常交往,还是要支持的,但不能拿“防止同性恋”这种不科学也无效果的说辞来制造认识上的混乱、鼓励社会歧视

其二,把孩子引向同性恋等性心理困扰或者障碍的歧途。

同性恋由于目前的社会现状,可能会造成“困扰”,但不是“障碍”,前面已经给出了资料汇总,网站自己的文章也表了态。你的孩子就有可能是同性恋、双性恋,就和他们是异性恋一样正常,参《同性恋自我认同和家庭、社会接纳》http://t.cn/zW2q8To

如果父母禁止孩子与异性交往,有不少青少年转向了其他类性发泄渠道——同性恋行为甚至恋物。而且同性之间亲密接触的机会很大,一般也不会轻易被怀疑。由于首次性经验事关重大,印象深刻,当事人有可能就此将性快感与同性对象联结在一起,难以再将二者分开,尤其当这一经历发生在早年生活之中。事件发生时,当事人年龄越小,越无全面判断人生经验的能力,越没有将多种经验加以比较的条件,也就越容易形成对某事物与他事物之间关系的固定看法,就如性快感与同性对象之间的关系那样。

这个我们上面已经批判过了,同性性倾向,从研究的现状来看,和这里的说法很不一样,先天论占了绝对优势,而且必然要通过后天的方式加以触发,本质表现为现象,这是不可逆转的。人的性倾向的萌发可能很复杂,不排除暂时局部性地表现为假象,如异性恋青少年的同性依恋,或是部分现象,如双性恋的阶段性游移,这个时候,对他们采取的性教育应该是遵循科学的原则、充分留有余地、并倡导安全性行为,而不是反过来简单、能做的不做,要做事实上做不到的。很多异性恋青少年都有青春期同性依恋,但这不是同性恋,也不会稳固,真正的稳定的同性恋是无法被改变的。性倾向的触发是有内因在先,而绝不是后天的某一次偶然事件导致的,即便再不接触到有关信息,他如果是,那么就是。同性恋和异性恋一样,是一种全身心的恋爱,而不是某个局部的快感机制的巩固,这些上面都说过了,不说了

案例一,女生父母为防早恋,对其灌输男生不好的思想,以至于发展为异性恐惧症的同性恋,和另一女生有了感情。

异性恐惧的同性恋,在自然条件的同性恋里实在不是很多,这个东西就跟婚恋失败一样,到底是触发因素还是验证手段,在没有经过严格的学理思辨之前,是不能危言耸听、以讹传讹的。同性之间的感情就和异性之间的感情一样,是不能直接拿来贴上“…… 恋”的标签的,对于未成年青少年,提出谨慎早恋对不同性倾向者均一视同仁,但如果说是为了“防止同性恋”,则一不对,二无效甚至只有反效果,这是被历来的实践所反复证实了的

但如果性取向已经固定下来,心理咨询调整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有一位男同性恋求助者在谈到自己的性取向的形成过程中谈到上中学时曾追求过女孩,应该说在性角色认同上已有一定火候,但是后来因偶然机会有过一次同性恋经历,随后虽一再克制自己,仍难奏效。在压抑自己达四五年之后,心理上仍旧"一直渴望",最后终于再次开始同性恋生活方式,以致完全陷入其中,难以自拔。

性倾向只要是先天内因的,则不论你后天采取什么方式禁锢之、尘封之,都无济于事,农村 LGBT 的例子前面已经说过,此略。性倾向不管是直接一步到位表现为真相,还是由假相而真相,由局部真相而全部真相,都是要逐渐萌发并明显的。还是第一篇文章的态度,既然对同性恋没有偏见,说是要尊重选择,那么就不要处心积虑去防范,甚至自欺欺人、强人所难地破坏事物固有的平衡而企图建立某种不稳平衡。就和异性恋青少年有青春期同性依恋一样,同性恋青少年也有一个自我摸索的过程,不能因此先入为主说一切青少年都是异性恋的、同性恋是异性恋蜕变来的云云。当事人曾经和现在的自我评价,都不是你心理分析师拿来就可以用的,否则你这个咨询工作也太轻松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如果他确实稳定地被某一种性别的特定对象所吸引,则他就符合同性恋的定义,而且是从小注定,无需多说,更勿要徒劳

如何树立孩子的性取向 ……作为家长首先就要处理好与异性的接触方式,让孩子觉得无论是和异性还是同性接触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性取向不是“树立”,是自然天成。末尾一句话基本是对的,事实上青少年的同性依恋就和境遇性同性性行为一样,是需要和同性恋严格加以区分的基本概念,是性学上的口答题,前二者充其量只能为其中的真同性恋提供一种检验手法,而没有导致同性恋之说

                                                          浙江大学同志哥

                                                            2012-7-12
同志哥 | 2012-8-6 0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评韩美龄2012年7月里三篇有关同性恋的博客

吴今

2012年8月4日

2012年7月7日,北京的心理咨询师韩美龄在她的博客里发表了一篇题为《走进同性恋》的博文。她在文中以煽情的负面语言描述同性恋取向,比如,案主在接受咨询之前的状态是“沉溺在同性恋的疯狂与执着中”,而“通过美龄老师大半年的心理调整”,案主“从同性恋中解脱出来”。韩美龄明确地表示:“同性恋易性癖是一种非常态,如同是一种病,我们不能瞧不起病人。但那些沉溺在病中的人会拉别人下水,并且会叫嚣同性恋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他们如同传播瘟疫一样的传播不正确的同性恋观念,我们不得不去拨乱扶正。美龄老师通过上百例同性恋易性癖的调整,用经验告诉大家,只要DNA中的染色体是正常,所有的同性恋易 性癖,都有其形成的心理背景和促发事件。只要当事人愿意改善,能够和咨询师配合,找着形成同性恋的背景原因,解开促发事件,通过有序的感知觉训练,都是能 回转到常态化的。”

根据上述引文,我对韩美龄在同性恋问题上的观点的理解是:第一,韩美龄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态,或者等于一种病态,而且如果不予以治疗,有这种“病”的人还会把别人“拉下水”;第二,韩美龄认为“同性恋是天生的”这种观点是极其错误的,非常应该纠正,而且她觉得有责任站出来“拨乱扶正”。同时,韩美龄还报告了:在她接触过的个案中,有上百例“矫正成功”的“同性恋易性癖”个案。按我我理解,韩美龄称之为的“常态化”就是“异性恋”状态,换言之,韩美龄报告说,她成功地将上百例“同性恋易性癖”转变为“异性恋”了。

可是,到了7月20日,在另一篇题为《同性恋的爱情》的博文中,韩美龄不再以负面的言词描述同性恋取向,“同性恋易性癖”这个表达法也消失了。同时,她在此文中用了一个前一篇博文里所没有提到的概念:“素质性”同性恋。她为来访者列出的咨询目标里没有改变性取向一项。对此韩美龄解释道:“我之所以没有把改变性取向列入咨询目标内,是因为没有必要,他是先天的,并不是因为好奇或是环境因素决定的,而且他也没有改变性取向的求助欲望,同性恋心理咨询并不以改变性取向为首要目标,关键是让求助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我感到奇怪:为什么第一篇博文里的来访者不可能是“素质性”的?从博文里我找不到答案。倒是,根据第一篇博文的内容和语气,我的印象是:当时韩美龄根本不认为有“素质性”同性恋这回事(暂不论这个概念本身的正确与否),但两周之后,不知怎么她已经很娴熟地掌握了这个概念。那么,我理解韩美龄的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是素质性同性恋者并且没有改变性取向的意愿,那就不要要求他改变,也不要试图去改变他;但如果一个人不是“素质性”同性恋,并且要求改变自己的性取向,那就应该“帮助”他改变。

一周后,韩美龄发表了第三篇有关同性恋的博文。这次她似乎把同性恋完全作为正常现象来描述,甚至没有提出“素质性”与否的问题。并且,在博文结尾处她说:这个曾经在她的帮助下接纳了自己的同性恋取向的年轻人,是她四年前的一个个案。于是,可以认为,这篇博文暗示,韩美龄在四年前就已经完全视同性恋为正常想象,并且帮助同性恋来访者接受自己的性取向;而她在那篇博文发表之前仅三周时还坚定地认为:“同性恋易性癖是一种非常态,如同是一种病”,“那些沉溺在病中的人会拉别人下水,并且会叫嚣同性恋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他们如同传播瘟疫一样的[本文作者注:应该是“地”]传播不正确的同性恋观念,我们不得不拨乱扶正。”韩美龄究竟相信什么,我实在是彻底糊涂了。

根据我所掌握的性取向心理学知识,我认为韩美龄对性取向了解甚少,而且有很大误解。中国心理学会的《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的第三条《职业责任》的第3.1款说“心理师应该在自己专业能力范围内,根据自己所接受的教育、培训和督导的经历和工作经验,为不同人群能提供适宜而有效的专业服务。”其第3.3款说:“心理师应该保持对于自身能力的关注,在必要时采取适当步骤寻求专业督导和帮助。在缺乏专业督导时,应尽量寻求同行的专业帮助。”据我所知,韩美龄不是在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的咨询师(我看了她在博客上的自我介绍,也在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系统的网站上查了北京的注册咨询师),在现实层面上不受此守则制约;但既然中心会的咨询师祖册系统是中国在心理咨询方面专业水平最高的职业认证系统,这个系统的伦理守则,虽然在现实层面“管不着”其他咨询师,但应该是所有咨询师参考的标准和努力的方向。因此,作为一名咨询师,韩美龄有责任了解自己的知识结构,知道自己在那些方面有相当知识,在那些方面缺乏知识,而将自己的服务限制于自已在专业上力所能及的范围。自然,扩大服务范围是正常的,但在知识方面必须得跟得上。对自己不熟悉的方面可以先寻求督导或与同行磋商,而在自己还一知半解时就以专家身份“教育”公众,这种做法,就不仅仅是知识结构是否完善,而显得不负责任了。

韩美龄在第一篇关于同性恋的博客里反复使用“同性恋易性癖”这个表达法,这说明她完全不了解性取向心理学里最基本的概念之一:性取向与性别认同之间的区别。性取向是指一个人引起性唤起或恋爱的对象的性别,而性别认同是指一个人自己对自己性别的主观感觉。二者虽然往往有密切联系,但其实是两个独立的概念,或者是人的性本质(sexuality)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内容。虽然跨性行为的比例,在同性恋者当中明显高于一般人群,但这个比例远未达到50%,也就是说,大多数同性恋者并没有明显的跨性行为。研究显示,大多数同性恋者在行为和思维方式方面更接近于自己性别相同的异性恋者,也就是说,在统计意义上,男同性恋者更像男异性恋者,而不是更像女性;女同性恋者更像女以性恋者,而不是更像男性。

大量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性取向对人的智力能力、工作能力、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能力没有任何影响,而过去发现的同性恋者在这些方面的问题,是遭受歧视的恶果,与性取向本身无关。中国公众可能已经比较熟悉美国性学家金赛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做得万人调查,发现正常人口中有不小的一部份有不同程度的同性恋取向。而最早的关于正常同性恋者的心理学研究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Evenly Hooker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所做,正式发表在美国的专业心理学杂志上。她用当时在心理学界很流行的三种心理测验工具(“用图片讲故事”——不是TAT或“统觉测验”;明尼苏达人格测验;罗夏墨迹测验),对30位心理适应正常的男同性恋者,以及30位在若干方面与同性恋组情况相匹配的异性恋男子进行测验,然后请在每个工具方面的一位权威人士解释测验结果,发现没有哪位权威可以将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分辨开来。过去四十年来国际心理学界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性取向的研究结果,而对“专取向”治疗后果的研究显示,这类治疗不仅收效甚微,而且造成伤害的概率很大。除了心理学研究以外,近年来在西方有很多接受过多年“转取向”治疗、甚至是全心全意对别人提供这种治疗多年的人士撰文著书,以亲身经历公开揭露这种治疗的无效与伤害。

今天,美国的主流心理学界认为性取向包括很多方面,诸如“性行为”,“性幻想”,“情感上的吸引”,以及“性取向身份认同”,而在每个人正常人身上,这些方面并不一定统一。那种认为“人天生应该是异性恋”的观点,是对人性这一方面的极大误解。虽然心理学界已经积累了大量关于同性恋者的研究,科学界对性取向的成因仍然了解有限。目前的科学研究结果似乎显示,男性的性取向受生物学因素影响的程度要大得多,而影响女性的性取向的因素似乎更复杂。非异性恋女孩从发身时到完全成年(比如25岁)之间性取向反复变化的情况比较普遍。这种正常的变化本身,在一个对性取向充满误解(误解之一是“人的性取向终生恒定不变;一个人要么是完全的同性恋,要么是完全的异性恋”)、并由此产生对非异性恋取向的很大歧视的社会环境中,很容易给非异性恋女孩的成长造成更大的困惑。“我到底是,还是不是?”为了她们的健康成长,很有必要让她们了解,这是她们性取向本身的一个特点、这些变化是正常的、而且不是可以从外界随意“矫正”的。韩美龄第一篇博客中的来访者是位17岁的女中学生。很难说她性取向改变的原因是什么,有可能是她性取向自然的变化。既然非异性恋少女性取向反复变化的可能性很大,如果她在咨询后“变成”了异性恋者,我们并不能认为她今后就不再会有同性恋感觉。如果她正常地再次感到对同性的兴趣,她的咨询师韩美龄对同性恋的鄙弃态度对她正确认识与接纳自己会是什么作用?

人的性取向比人们过去想象的要灵活得多,很多异性恋者在不能接触到异性的情况下与同性者性交,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中国的专业文献中多年来关于所谓“素质性”与“境遇性”同性恋的讨论,往往是建立与对性取向的错误理解:以当事人是否接纳自己的性取向来决定对方是否是“素质性”的同性恋者,而声称当事人不接纳自己同性恋取向就应该对其“矫正”。从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西方精神病学界认为同性恋是“悍母弱父”以及其它“养育不当”做法造成的。现在,心理学研究不仅显示,绝大多数同性恋者在各方面能力已经心理调适方面与异性恋者无异,而且有研究揭示,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童年养育环境之间并没有多少差异。但上述陈旧过时的“知识”,直到最近几年还在中国的专业文献中反复出现。

中国目前适用的精神病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在性取向方面的文字很容易被误解,这可能给一些咨询师造成困惑。《CCMD-3》将同性恋与双性恋列于“性心理障碍”之下的“性指向障碍”。在[F66与性发育和性指向有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条目开头有这样的说明:“指起源于各种性发育和性定向的障碍,从性爱本身来说不一定异常。但某些人的性发育和性定向可伴发心理障碍,如个人不希望如此或犹豫不决,为此感到焦虑、抑郁,及内心痛苦,有的试图寻求治疗加以改变。这是CCMD-3纳入同性恋和双性恋的主要原因。”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修订、2001年正式出版的《CCMD-3》,在性取向条目上较之前各版有很大变化,不再将同性恋与双性恋本身视为精神障碍,而只是因为有些人会由于自己的性取向感到焦虑与痛苦而保留这些给条目。我认为,对这些条目的正确理解应该是:性取向本身没有不正常,而由于自己性取向而感到焦虑与痛苦的人,和因其它原因感到焦虑、痛苦的人一样,有可能受惠于心理咨询服务。而一些人却将它理解为:如果当事人接纳自己的非异性恋取向,那就不需要改变那人的性取向;但如果当事人对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困惑或痛苦,要求改变,那就应该“帮助”那人改变。而这些人往往没有接触到有关“转取向治疗”无效与伤害的文献。而中国有关“转取向”的专业文献,往往出自实施这类治疗的“专家”之手,他们的出发点自然是报告自己的工作“成果”。专业恩献里没有这方面“消费者”的声音。现在,这样的声音在社会上已经可以听到一些了,希望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能本着开放的态度用心去听。

回到韩美龄的博客,作为一名心理卫生工作者,最令我不安的其实并不是她7月7日博客中使用的负面煽情语言,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对性取向的缺乏了解,而是这三篇博客显示出的一个脉络:她在三周内从实际上谩骂同性恋,传播有悖于科学知识的信息,声称自己有上百例转变性取向的个案,到戏剧性地改口说先天的同性恋取向不需要改变,再到暗示自己在四年前就很接纳来访者的同性恋取向。如何理解这个脉络的逻辑的合理性,实在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如果她四年前就很接纳来访者的性取向,那她7月7日的那篇博客就不可能是实际的那个样子;如果那篇博客显示了她7月初的真实想法,而之后在接触到新知识时她决定改变主意,那她应该如实对公众说明。咨询师都是凡人,和其他人一样会犯错误,负责的做法应该是在发现错误后及时承认。但反复改口却不给出有信服力的说明,尤其是在第三篇博客有为自己掩盖之嫌,我作为公众一员,实在不知道韩美龄这位咨询师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坦诚面对自己;也不知道在其它问题上是否敢信任她。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87e39501014svy.html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