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哥靓弟] 少年何冲

[复制链接]
查看2641 | 回复3 | 2008-8-22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姓名:何冲(He Chong)
性别:男
籍贯:广东 湛江 吴川市吴阳镇人
生日: 1987年6月10日
身高: 1.70米
体重: 62公斤
辉煌战绩: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跳水3米跳板冠军
主要成绩:
2005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德国站男子3米板单人、双人冠军
2005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俄罗斯站男子3米板冠军
2005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美国站男子3米板双人冠军
2005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珠海站男子3米板双人冠军
2005年游泳世锦赛男子双人10米台冠军
2006年全国跳水冠军赛男子1米板、3米板和双人3米板冠军
2006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加拿大站男子3米板冠军
2006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美国站男子3米板冠军
2006年全国跳水锦标赛男子1米板、3米板、双人3米板冠军
2006年多哈亚运会跳水男子单人三米板冠军
2007年游泳世锦赛男子1米板单人赛第二名
2007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珠海站男子3米板冠军
2007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德国站男子3米板冠军、双人冠军(与王峰)
2007年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墨西哥站男子3米板第二
2007年国际泳联跳水系列赛南京站3米板冠军
2008年跳水世界杯男子三米板金牌
2008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深圳站3米板冠军
2008年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加拿大站男子3米板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跳水3米跳板冠军

运动经历:6岁开始练跳水,14岁入选国家队。后因为集训效果不理想被国家队退回,2004年重返国家队。2005年开始参加世界大赛,获得蒙特利尔世锦赛3米板双人冠军,单人第三;世界跳水大奖赛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站3米板单双人5个冠军;十运会男子3米板银牌,1米板金牌。

进入2006年何冲的战绩也非常稳定,3月份全国跳水冠军赛独得男子1米板和3米板两枚金牌,5月份国际泳联跳水大奖赛加拿大站和美国站接连获得男子3米板冠军,10月份的全国跳水锦标赛更是一人独揽三金。值得一提的是何冲目前在比赛中的难度系数也是世界第一,其中3米板项目上难度系数达到3.9的超高难动作5355B――反身翻腾两周半转体两周半屈体,目前世界上只有他一个人能做出。非常稳定的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获得了男子跳水3米跳板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拿下第43枚金牌.
2.jpg
3.jpg
6.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17.jpg
18.jpg
21.jpg
25.jpg
26.jpg
27.jpg
28.jpg
29.jpg
31.jpg
可东可西 | 2008-8-22 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在男子跳板这个江湖,中国队员成名概率并不高。天才少年谭良德,不幸撞见了洛加尼斯时代,只能带着三届奥运三块银牌的遗憾饮恨而退。贵为湖南体育局副局长的熊倪,给人们留下的是悉尼奥运会惊天逆转萨乌丁,但人们却忽略了他前两届奥运无金而归的尴尬。雅典奥运冠军彭勃,已消失在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名册中了。

  更年轻的何冲和秦凯,迎来了饮马江湖的机会。

  陕西人秦凯,其世界杯和世界锦标赛夺冠,靠的是罕见的把握机会能力。而广东小将何冲,则依赖于天下第一难度,确切地说,是两个神秘代码的独门秘籍:一是代号5156B的动作难度系数为3.8,虽然世界上还有几个人能做,但都没他完成得规范。一是难度系数3.9的5355B,目前仅有他和墨西哥选手卡斯蒂略在正式比赛中完成过。“神奇小子”称号由此而来。

  主管教练刘恒林认为,“他无论向前还是向后翻腾,都没有问题,在没学这些高度动作之前,他的转体动作也能完成得非常好。这说明他非常有能力,他最厉害的是那两条腿,很粗很有劲。”

  但刘恒林并不认可神奇小子这个说法,“他很多方面不具备神奇的特质,比如心理素质不稳定,甚至是欠缺,往往在比赛中会暴露这样或那样的一些问题。”

何冲的脆弱,在世界大赛前是毫无征兆的。

  2005年,他第一次参加加拿大蒙特利尔游泳世界锦标赛,在神童德斯帕蒂的故乡,他落后了金童近100分,但初出茅庐就取得世界第三的成绩单也交代得过去。于是,在次年常熟的世界杯上,队伍给他一口气报了1米板、3米板、3米板双人三项,希望他能挑起男队的担子。但在3米板预赛和半决赛一路领先的何冲,在决赛的第一个动作,他一上来就来了个零分。

  出水后,何冲难过得手捂着脸,径直走到后面的放松池。他如此回忆当时的情况,“第一个动作失败后,其他动作更紧张,比任何一场比赛都紧张,站在板上面,觉得浑身都在抖。作为国家队高水平的运动员,竟然会倒在这么简单的动作上,太丢脸了。”尽管在随后的比赛中何冲从倒数第一追到了第五,尽管他在1米板和双人3米板连摘两金,但很多人说起那届世界杯,仍然是那个不可思议的零分。

  2007年墨尔本世界锦标赛,是证明自己的最好机会。但在以半决赛第二闯入了决赛后,**病又犯了。“当时特别迫切地想证明给世界看。但一进入决赛,我就觉得浑身不对劲,心在狂跳,站在板上,紧张得根本看不到板头,在那一刻好像都已经没有希望了一样。”

  直到今天,何冲还认为那是职业生涯最惨的一次失利。“从2005年起,我从没输到掉出三甲,偏偏在最关键的比赛中就输得这么惨。而且在最近一年内,我已经很少练双人项目,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单人项目上,但⋯⋯”

  他至今仍记得自己在世锦赛总结会上的一句话:外表自信,但碰到困难时内心会退缩。他甚至以一个奇特的比喻作比。“例如有些人怕鬼,会努力克服,例如自己一个人到黑暗的地方锻炼胆量。但我怕,就会选择逃避,不肯去正视压力带给自己的障碍,这导致在比赛中越发保守。”

  年少成名之后的迷失也是他的一个原因,“我很在乎别人怎么评价,媒体从我刚出道开始,就给了我很高的评价。这给了我很大的压力。”何冲也曾想过不去看自己的新闻,但后来他觉得逃避并不是个好办法,因为“即使不去看,朋友、家人队友都会告诉自己。”

也许还有家庭方面的原因。

  何冲一紧张时,他在走板准备起跳前,就会不自觉地摸下耳朵或者鼻子。何冲的父亲何平如此总结孩子的行为逻辑。
在父亲的记忆里,大儿子向来懂事。早年时,全家的经济来源全靠何平那份不稳定的装修工收入,全家拥挤在出租房里,逼仄压抑成为童年何冲的主要记忆基调。1993年,因为“弹跳好,脑子灵”,在湛江市第四小学读学前班的他成了赤坎区业余体校跳水队的一员。4年后,他和劳丽诗一道入选广东跳水队。

  在省队,他博得了拼命三郎的称号。他曾被跳板划伤了左腿。

  在教练李巧贤明令停训治疗的前提下,他偏偏偷着坚持训练,再次弄伤了小腿,教练又气又心疼。他在训练日记里解释了动机:“竞争对象多达8人,大多是年龄相仿的小伙伴,其中包括来自中山的冯琪、茂名的吴军和后来去了八一队的李世鑫等。”

  还有一次在西安举行的城运会上,正准备做3米板动作的他,在运动中将头重重砸在跳板上,瞬间头破血流。不过,他只是轻抚正在渗血的额头,找到医生处理了伤势,旋即便若无其事地准备下一个动作去了。

  他如此解释自己的行为,在高手如林的中国跳水队,没有任何人能够帮你,一切只能靠自己。与家人的交流中,他将这一体会灌输给了小自己6岁、同样也在广东跳水队打拼的弟弟何超。

  “从踏入国家队的那一步起,我就知道,我要靠我自己,去养活家里。就像爸爸当年自己工作,靠自己的努力付出来养活全家一样。我爸爸就是那种非常独立好强的人。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放弃自己的目标。在这一点上,我很像他。”

  由于是男孩,又是老大,何冲对家人的牵挂,让他总是表现出勇敢、不顾一切的豪迈和训练激情;也正因为家人,何冲曾经表现得过于急躁、过于功利化。高歌猛进的背后是对细节的缺失,而这也是比赛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何冲更多的是强装镇静,有时候会钻牛角尖,而不是与人交流。“自我懂事之后,从来没有哭过。小的时候无论受多少委屈,被教练骂,或者训练艰苦的时候,我都没有哭过,也从来不跟家里说自己的难处。只告诉他们,自己很好,吃得好练得好,一切都好。我这个当老大的,不能让爸妈弟妹担心。”

  他的朋友也不多,他曾表示,“在运动队,真正跟自己好的没几个。大家都处在竞争环境,彼此是对手。找好朋友,太难了。”

  好在人们没有放弃他,经常有人做他的思想工作,心理学家张忠秋帮他分析,比如心理投射效应,指的就是太在乎别人的感受,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一些心理辅导。现在的何冲开朗多了,队友秦凯成了好朋友,两人经常形影不离,互相调侃。最近两次队内演讲中,他都是跳出了之前准备的演讲稿,将自己内心最深刻的思想呈现给大家。“像我们教练经常说的,这个队伍里都是世界冠军和奥运冠军,你没什么了不起。”

  努力,再加上心态的转变,伴随何冲告别了那段低迷的状态。

  2008年跳水世界杯在北京水立方举行,他终于赢得了男子3米板冠军,在他进入国家队3年零3个月后第一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但对于他来说梦想还在远方。

  “前两年,我希望2008年奥运会能快点来到,也好早日解脱。但现在,我希望时间能过得慢点再慢点,让我再多参加一些比赛,再多些时间训练⋯⋯”

  “这么多年来,我付出的东西,远远不是一个世界杯冠军就能回报的。我希望能够走过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甚至再远的奥运会。可能只有更多的奥运会才能弥补出来我这十几年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何冲说。
7.jpg
8.jpg
9.jpg
23.jpg
leileishen | 2008-8-25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化妆技术真好,下面的几张完全看不见痘痘了~~::065::
c308894774 | 2008-8-27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穿衣服的那几张比较好看

本版积分规则